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未来中国猪场结构形态会变为“广州塔”形状?

  • 点击:
  • 日期:2014-09-05 14:49
  • 来源:当代畜牧科学养猪
最近这些年,“中国现代化养猪场”开始引用美国的养猪场模式。将来会发生什么?是有趣的金字塔还是广州塔。“解决高致病性蓝耳病是关键”,解决好这个问题,意味着农场不至于因此而关闭,同时通过更少药物及疫苗费用支出,也可以增加生猪产量来获得更多利润。
1998年中国养猪现状
在一个外国人眼中当时的中国养猪业:有太多的散养户,国有农场占主要部分。农场规模多以300~700母猪为主,与育肥舍在相同养殖区域。1000~2000头母猪的大猪场往往分布在较大的城市或者经济发达城市周围。但猪价比较低,3.5~4.0元/斤,利润较低。当时要经营猪场,老板必须勒紧裤腰带以生存。仅仅少部分大猪场有猪肉输港的配额,这部分猪场输港价格相对高,可获取更多的利润。猪场消费主要为当地消费,当时的城市并没有如今这么大。猪场厂房和管理模式多效仿匈牙利、俄罗斯模式。种群配种非常流行,养殖的公猪数量比现在多得多。在一些猪场由于技术受限无法使用人工授精技术。怀孕母猪常饲养在较大的栏舍,同时作为分娩舍及保育舍来使用。那时猪场疾病主要集中为猪瘟,萎鼻,5号病(不是很广泛),腹泻和肺炎。猪场管理和疾病控制方面的知识主要来自于很多公司的技术团队和中国台湾及泰国的专家,正大集团教懂了养猪的朋友在饲料中添加预混料。每当举办技术性讨论会时,出于对技术的渴望,数以百计的聚集在一起,他们穿着灰色、黑色、深绿色的毛泽东时代的套装,带着共产主义风格的帽子,听讲人认真记笔记,例如主要的问题,如何养猪,如何治愈病猪。当时有蓝耳病的发生,但还需要科研工作者去确认。1999-2000年,蓝耳病开始被人们接受,并成为为有趣的话题,并且大多数农场也开始面临蓝耳病。2000年我在广东猪场首次发现2型圆环病毒,并且首次教育养猪的朋友注意猪场中的霉菌毒素。技术讨论会最为流行的主题是如何在临床实践中控制处理疾病。政府监管部门突然下发通知不允许在催肥料中添加抗生素,导致像萎鼻等传染病的控制费用突然增加,然后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沿用欧盟禁止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政策,并禁止使用类似沙丁胺醇等促生长剂。当时中国第一大养猪场,单场饲养了10000头母猪,建有四层养猪舍,包括保育舍和育肥舍,但如今这家猪场改作房地产。而当时分场养殖规模前2名的养猪场都在广东省,一家养殖了25000头母猪,另一家养殖了15000头母猪。
2006年高致病性蓝耳病危机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养猪业也不断发展,猪价上升到了5~6元/斤。在学习和建立养猪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在生猪养殖的环节中不断观察到更多的病猪和疾病感染。由于思想比较传统,养成了什么问题都通过打针的方法去解决,甚至中药都存在注射剂,大多数养猪人在面对疾病时,想到的都是找个合适的抗生素去给猪打针,而不是思考疾病是怎么来的?更不会从猪场流动和猪场的管理方面思考问题,这催生了自家苗、死苗以及其他种类疫苗的快速发展,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2006年,出乎大家的意料,蓝耳病毒安徽株与江西株发生突变,进化成了一种致命的高致病性蓝耳病毒(HP-PRRS)。多年来HP-PRRS对生猪养殖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困扰了养猪从业者以及猪场兽医,尽管在2006-2009年间仍然没有一种完美的产品和疫苗去攻克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难题,养猪生产实践中常通过多种手段组合在一起将该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在2006-2009年间,大多数农场都尝试使用解决猪瘟的方法去解决高致病性蓝耳病。实际上,高致病性蓝耳病与以往农场中发生的其他传染病是完全不同的,另外当我们处理问题时太过匆忙,未经深思熟虑,处理方法太过于马马虎虎,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总结发现农场损失的50%是人为的原因造成的,或者是养猪生产中对一些常识问题的误解,而猪价能够持续保持高价,是因为生猪供应中因为各种问题造成太多的损失,而且在2010年,高致病性蓝耳病毒已经传播到了东南亚8个国家。
学会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经营生猪养殖企业
养猪生产从较大损失中恢复过来后,市场中的生猪供应量不能达到需求,使猪价不会下跌太多,也不会长期保持低价。随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举办,预示着中国即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或者说亚洲的美国,这有助于猪肉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猪价的持续利好为养猪业的改革再一次创造了机会,改革最好的例证便是当时中国的养猪业多数会出国引进祖代、曾祖代丹系、美系品种,以获得优秀的遗传性状的改良,从而中国的养猪从业者也挽救了濒临倒闭破产的美国种猪育种公司。学会如何将生猪推向市场从而获得利润后,中国养猪业也就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直到2010年大多数农场更多关注猪场的设计规划以及农场规模的扩大,养猪的企业家开始走出国门去考察国外农场的养猪生产成绩以及学习一些创新思维,一些猪场的老板开始通过不断扩建新农场,占据市场份额,通过开辟新的独立的农场,开始通过“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获得巨大的利润,当市场利润高时,每头猪可以带来300元的收入,于是就将2000头母猪的农场扩建为5倍大(10000头母猪),当生猪上市时,通常可以带给养猪人两倍、三倍利润,于是通过“大规模扩栏“的方式带来巨大的利润是让人们难以忘记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农场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后,会永不停息的去扩栏,但也有一些大型养猪场的老板虽然能够轻易获得资金,却并不容易下定决心在有潜力的土地上兴建农场,占据市场。
近几年“中国现代化养猪企业”
在中国猪场规模化扩张的竞争中,整个生猪市场依然向任何专注做养猪生产的从业者敞开。在猪场商业竞争中,那些能够控制猪疾病损失,能够提高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增加生产效率的养殖企业,不但能够吸引资本进行投资,引进现代化的场房设施,自动饲喂系统,而且能够实现较高的生产成绩,才能够在竞争中取胜。从2000年至今,中国政府不断加快全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这是国内经济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美国深受次贷危机的影响,欧洲经济也不景气,每年出口以15%-30%的速度下降,然而中国依然有巨大的生猪需求量,猪价也从来没有像原来预期的那样下跌。当然高致病性蓝耳病现今仍然没有找到解决该病的方法,在中国不断引起猪场持续的经济损失,小猪场由于损失现金流,并逐渐退出生猪养殖业。如中国四川省,散养户最多的省份,在过去育肥猪通常拉到外省销售,而今天四川省的猪往往引自于其他省份,意味着散养户的退出。高致病性蓝耳病让养猪场的水平变得参差不齐,被认为是让成功的养猪企业成长为新型大集团的关键因素,目前中国养猪业前三甲都为大型集团(大于100000头母猪规模),发展成熟,资源整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一些临近城市的猪场被通知转移,所以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农场在新的区域建立起来。在以后十年间,一些特大城市周围的省份,生猪养殖农场会逐渐建立起来,为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其他一些新兴城市提供猪肉。农场管理模式近几年也逐步由台湾模式、泰国模式转变为美国模式,特别是今天的现代农场。中国现代化养猪企业认为是时候向世界展现自身的实力,具有像美国农场那样相同的水平。但是还是需要关注一些不同的观点,一种引进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种猪仍然需要时间去适应地方性的病原体,并且相比地方品种更需要去适应拥有多种病原的外部环境。一些中国的养猪人仅仅知道花钱去买种猪品种,却不知道这种猪来源于哪里,也不会挑选真正适应本国市场的合适遗传品系。如今猪场人力成本的工薪开始提高,成为养猪人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这也加速了农场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从国外输入劳动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将来,散养户会退出或者逐步转变为网络式的合同户养殖(类似于现在的泰国养殖方式)。小型以及中型农场的数量会下降,但大农场将试样巨大数量的母猪,将来猪场的结构形态将不再是金字塔形,会改变为广州塔形状。(泰国 高建华 )转自当代畜牧科学养猪
原标题:中国现代化猪场的发展现状—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养猪业
    (编辑:admin)
    未来中国猪场结构形态会变为“广州塔”形状?-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