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猪的“周边”带给猪育种事业哪些启示?

  • 点击:
  • 日期:2017-12-04 08:54
  • 来源:国际畜牧网

近日,一条柬埔寨壮如牛的“肌肉猪”图片新闻传遍网络,引发了网民的大肆围观和评论。文中称,当地猪肉消费需求激增导致农民有了为猪增肌的想法。有人称这是用了类固醇和激素的缘故,那么这就是谣言了。

为此,《国际猪业》杂志记者特邀请行业专家陈清森博士进行解读。陈清森指出,这种肌肉猪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优化“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该基因是能在骨骼肌中广泛表达的一类糖蛋白,其功能和表达量的变化可能会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改变肌肉的纤维组成及肌肉重量,调节肌肉生长,从而出现“双肌型”猪。早期,在其它动物中可通过自然突变表现出来,概率很小。现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可通过实验室定制改变。

其实,“肌肉猪”早已不是新闻。早在2015年6月,中韩科学家团队就利用靶向基因敲除技术去掉了猪体内的肌肉生长抑制基因,而后把改造过的基因植入猪的胚胎细胞中,使这些小猪的肌肉细胞会不受限制地生长,变成“肌肉猪”,而不再“肥嘟嘟”。基因敲除是一种理想的修饰、改造生物遗传物质的方法,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上继转基因技术后的又一革命。2017年8月,哈佛女博士杨璐菡使用基因编辑技术解决了将猪器官移植到人体内的关键难题,已获数千万美元融资。目前,定向育种的“基因敲除猪”已被广泛应用于宠物猪育种、器官移植等方向,多项技术已获攻克,猪已不再是简单的农场动物,而在逐步成为守护人类健康的动物。可以说,猪的“周边”(角膜、胰腺、肝脏、肾脏、肺、心脏)已经获得全世界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那么猪作为食品来源,其自身的发展又将有何走向?猪的“周边”又能带给猪育种事业哪些启示呢?在当前猪肉产能略剩而优质肉供应不足的现状下,业内人士也纷纷寄重望于养猪业的自主育种与联合育种。

作为联合育种的发起人之一的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傅衍曾表示,“中国的联合育种并不成功,但只要企业用心去做,中国的生猪育种肯定能取得成功,我信心十足”。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立贤日前指出,自2009年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重新启动后,中国猪育种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走出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怪圈,也更适合中国市场。王立贤曾指出,中国的种猪企业有很多,但很难实现信息的真正沟通与交流。因此,想改善猪育种事业的现状,根本上还是要统筹整个产业链,基于科学和实际情况来制定生猪遗传目标和选育标准,如此才能育出真正适合中国消费者和市场需求的猪种。

    (编辑:章权)
    猪的“周边”带给猪育种事业哪些启示?-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