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主”印遇龙:让猪吃得更好
- 点击:
- 日期:2017-12-12 11:03
- 来源:湘声报-湖南政协新闻网
“我就是个养猪的。”12月6日,面对湘声报记者采访,省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笑道。
“养”猪近40年,印遇龙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采访当天中午,就有4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找到他,寻求合作或请教技术问题等。
从促使让猪长得快,到致力于生猪生态健康养殖的研究、示范、推广,印遇龙发力的方向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进行调整。他说:“科研要紧扣时代,为民服务。”
研制好饲料,提高猪肉产量
从湖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印遇龙被分配到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当时的研究所副所长刘更另是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他认为养殖业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第一大肉食来源的生猪养殖,那时国内饲料产业还没起步,因此,他希望印遇龙去填补这方面空白。
此后,印遇龙到华中农大进修一年多,回所后便开始了生猪研究。
笼子自己做,猪崽子自己抓,从养猪、称猪到打点猪饲料,印遇龙都亲力亲为。
为研究猪的营养物质代谢情况,印遇龙和团队一天到晚都要守着猪取样。每天房子里会传来猪的嚎叫声,夹杂着工作人员来回追赶的脚步声。“给猪做手术非常难,一开始我们还不会使用麻醉剂,全程需要三四个人压住它,给它插管子,很多工作人员都被猪咬伤过,做完手术还需要护理它们。”印遇龙说。
1986年和1994年,因业绩突出,印遇龙先后前往德国、英国和加拿大学习与工作。尽管国外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他还是选择了回国。
那时,中国正处于猪肉产品紧缺的时代,如何研制出高质量的饲料,从而缩短肉猪的出栏时间,对于印遇龙而言,这是一个极具挑战且意义重大的事。
很快,印遇龙和课题组成员一起,提出研究“猪饲料营养物质与代谢产物回肠末端消化率测定新技术”。
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是指导猪饲料配方的重要参数。如果仅仅用粪分析方法,因大肠特殊环境的影响,数据会受到干扰;只有同时测量回肠食糜,才能得到真实数据。
测量回肠食糜,传统方式是屠宰实验用猪,一个样品要用掉一头猪。1986年进入课题组的黄瑞林研究员,还记得印遇龙回国后引进的瘘管手术新方式,“当时是国内第一家”。
印遇龙带领团队买来实验材料,动手制作当时国内较先进的猪代谢笼。实验中,他们用三轮车、平板车搬运配制好的试验饲料,大量收集猪粪、猪尿进行分析。
猪回肠食糜的收集,每隔7天就要连续收集2天,2天中每隔半小时要在猪回肠中掏一次,并及时称重、烘干、磨碎,接着进行10多种营养成分的分析。
猪粪臭味难闻,食糜臭味更冲,肥皂也难得洗净。有一年夏天,因实验室造成办公大楼充满了臭味,所领导准备找印遇龙谈一谈,但走到实验室,看见门窗紧闭,印遇龙与大伙顶着炎热和腥臭在工作,不忍心再说。
印遇龙团队率先对中国40多种单一猪饲料原料和18种混合日粮中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进行了系统测定,制定了生猪有效氨基酸的需要量。这些研究成果被收入中国饲料库,在行业内得到广泛应用。
组织成立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随着猪肉产量不断提高,印遇龙开始思考如何让老百姓吃上好吃又健康的猪肉。
为此,他又带领团队解决了畜禽养殖中滥用瘦肉精、抗生素和高铜高锌重金属的难题。目前,印遇龙及其团队研发的高效环保安全猪饲料生产技术已在全国100多家大型企业应用。
在印遇龙看来,做科研要与社会的需求接轨,不仅要考虑研究的理论价值,还要考虑研究的应用价值。此外,要看到自身短处,戒骄戒躁,也要看到他人长处,取长补短,与他人和睦相处。
在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克林看来,印遇龙特别重视基础研究,在研究中特别能吃苦,他的副研究员和研究员职称都是破格评聘的。
印遇龙的同窗好友邓学建说:“印遇龙是一个废寝忘食,讲得少,做得多,简单随和而又真诚的人,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上。”
在这些苦与累的研究中,印遇龙却从中找到了乐趣。他告诉湘声报记者,“做一件事,就得把事做好,而不在乎苦与累。”
2013年10月,经科技部批准,由印遇龙组织成立并担任理事长的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正式成为国家试点联盟。
管好猪屁股,养猪才有前途
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丰富了餐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它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不可忽视。
如何让养殖户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平衡点?“只有通过科学、健康的养殖方式,管好了猪屁股,养猪才有前途。”印遇龙经常这样告诉养殖户。
为了管好猪屁股,印遇龙带领团队从提高动物营养的有效吸收率做起。“一个简单的道理:动物营养的有效吸收率提高了,饲料用得就少了,动物的粪便排放也就少了。提高动物营养的有效吸收率,是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最基础的工作。”
对于畜禽粪便的处理,他号召养殖户用畜禽粪便做有机肥,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经过近10年的努力,印遇龙和团队建立了猪氮/氨基酸评价方法体系,其中,“畜禽氮磷代谢调控及其安全型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应用”分获2008年、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这些技术已应用到全国100多家企业的生产中。
美国营养学会(ASN)会刊对此高度评价: 印遇龙团队提供的氮代谢与调控新技术和新发现,解决了国际猪营养学和饲料科学研究与应用中的许多重大技术难题,有利于养殖业减少氮排放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养猪业年产值约1.7万亿元,与汽车工业产值相当。联盟要探索一条创新引领我省生猪生态养殖技术的发展之路,为畜牧业升级提供模板。”作为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人和盟主,如今,印遇龙挑起了更重的担子:“如何科学定位生态养殖、生态养殖的评价体系如何确立、生态养殖如何去普及、推广,这都是需要不断推进的工作。”
- 2019-11-15韩国再捕杀47000头生猪 中国已暂停进口!越南趁机低价进口
- 2019-11-08“抢滩”中国内地植物肉市场 OmniPork新猪肉正式进入中
- 2019-10-22卖房不如养猪:牧原股份市值碾压保利 板块狂拉涨停
- 2019-10-22广东省渔政总队夜间突击执法 缴获境外猪脚等冻品40吨
- 2019-10-15“垄断”猪骨头市场,陆川一恶势力集团6人获刑
- 2019-10-08美媒:中国农场开始养更大的猪
- 2019-10-08首次发现!猪有使用工具能力:会用棍棒挖筑巢穴
- 2019-09-06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联合部署 严格规范禁养区划定和管理
- 2019-09-04海关总署: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
- 2019-08-30中国在新加关税实施前采购了少量美国猪肉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