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牧原股份股东交流大会纪要|成本有望下降至9块多每公斤

  • 点击:
  • 日期:2019-11-28 09:47
  • 来源:财富号

信息记录:招商农业朱卫华研究小组(雷轶(首席)、陈晗、肖琳)

主办方:牧原股份

会议时间:2019.11.25

嘉宾:秦董事长、秦军总

信息总结:

未来布局:未来的产业布局会根据情况,以能力为标准,有能力就做,没有能力就不做。和龙大合作经历让我们知道虽然公司在养猪上有优势,但是杀猪不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如果市场越来越规范,我们就有机会能够发展这个环节。未来我们首先是要把猪养好,然后再做屠宰和食品。

对周期的看法:主要看趋势,看全体控制非洲猪瘟的能力。若疫苗出来,就瞬间回到之前的猪周期中,若疫苗没出来或效果差。就往后推。推多长看大型企业的控制能力和和发展能力。大企业发展快,控制能力强,下行周期就会提前,否则就往后推。

成本方面:公司通过新型猪舍。我们探讨了猪舍的功能和价值,把它做成高效、精准运转的机器,背后是对温度的精准控制、提升猪的健康程度,未来有可能达到欧美先进的水平。这样每头猪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再降200元成本。

对于疫情:公司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迎接新一轮的疫情冲击。现在东北疫情是从吉林南下,季节性的蔓延,我觉得未来发生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大。公司做了大量的防疫措施去迎接这一轮疫情的挑战,总体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

土地储备:牧原从2008年开始找地,目前已经积累10年了,并且储备土地多种形式,全国均衡布局。

人才储备:牧原的人才储备自己培养为主,公司极具吸引力的的股票激励机制以及限制性股票的设计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目前,我们已经提前招聘完成,一年储备三年的人才,每个部门的负责人会根据公司未来3年的大致发展规划进行人才的招聘和培养。

成本控制:新设备将带来200元的成本下降,完全成本未来有望下降到9块多每公斤。

效率提升:公司在建工程转固的速度从最初的9-12个月到今天的3个月左右,主要是对施工流程做了大量的优化,突破了常规做法,从单线作业转变成了多线作业。

Q&A:

这次非洲猪瘟在事实上改变了中国养猪业的竞争格局,提高了竞争门槛。现在确保能把猪养活的企业通吃中小散户,牧原依靠自繁自养、工业化一体化的模式和好的防疫体系注定会成为非瘟之后最大的赢家。今年市值已经实现了几百亿到两千亿的跨越,我想问一下董事长创办牧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是专注于养猪业还是会向下游屠宰和食品发展?

A: 未来的产业布局要根据情况,以能力为标准,有能力就做,没有能力就不做。像我们正在发展的屠宰业务,我们希望继续发展,但还是要看能力。我们进入屠宰行业之后发现屠宰环节很难有盈利,一个步骤有十几、二十几块的盈利就很了不起了。我们和龙大合资尝试发展屠宰环节直到产品创新才开始盈利,中间经历了很多年。这段经历让我们知道虽然公司在养猪上有优势,但是杀猪不是我们的优势。牧原经历了十年的试水,还稍有能力往下游走,屠宰环节我们有能力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们之所以屠宰好的猪价格都卖不上去,是因为地方的小屠宰场成本更低、更有竞争优势;标准化大规模场成本高、竞争力弱。大的上市公司员工都有养老保险,小的屠宰场员工可能都没有养老保险保障,相对费用低。在这个环节我们认为检测费、生物安全费、规范管理的费用很多,如果市场越来越规范,我们就有机会能够发展这个环节。未来我们首先是要把猪养好,然后再做屠宰和食品。

在养殖环节,没有非洲猪瘟之前我们认为还有很大的空间而非洲猪瘟进一步促进了空间的提升。巨大的空间构成了我们特有的竞争力,我们在考虑非洲猪瘟的同时还要考虑猪周期,把猪的潜能都释放出来,特别是新型猪舍。我们探讨了猪舍的功能和价值,把它做成高效、精准运转的机器,背后是对温度的精准控制、提升猪的健康程度,未来有可能达到欧美先进的水平。这样每头猪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再降200元成本。我们的大愿景是希望这个行业会成为一个自动化、机器化的高效行业。我们希望我们养的猪更健康、少生病、用料少,达到全球食品安全最高等级。在这一点上我们非常有信心,因为经过了半年的饲料试养,以部分参与生产的猪舍和正在试养过程中的猪舍效率来看用料量大幅降低、存活率和成品率提升很高。我们明年可以清楚地体现出我们的效用,到2021年能够全面展示出新猪舍的价值。我们希望今后讨论猪的食品安全可以以牧原的标准来讨论。无论我们过去的猪舍好不好都要进行改进,在改革过程中如果利润降低、产能下降都是短期的、暂时的,我们需要保持一个目标,不为短期的利益所困。

关于猪舍改造的时间,是在现下猪价高位的时候进行还是等到猪价低位的时候再开始?

A: 我们的共同目标是获取高利润,我们会尽可能快地进行,但是暂时不会在猪价的黄金期进行。

现在新一轮疫情的情况怎样?公司有受到冲击吗?

A: 我们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迎接新一轮的疫情冲击。首先由于客观原因,之前表面是因为我们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控制住了非瘟,但是4月天气突然转暖可能也是控制住非瘟的一个很大的因素。如果主要是由于天气因素才成功控制住非瘟,那么冬季就会是控制非瘟的难点。我认为所有的成绩都需要通过冬季的检验,现在东北疫情是从吉林南下,季节性的蔓延,我觉得未来发生疫情的可能性比较大。去年疫情发生的时候很多场还没有反应过来猪就都染病了,现在会有所准备,能够减少损失。从宏观上来看红利期很长,非瘟来了如果控制得好只需很短时间就能恢复生产、实现降价。现在来看有两个利好的因素,一是没有疫苗、二是非瘟反弹打击了很多生产者信心,这样养猪的幸存者就会成为更大的受益人。牧原既是受害者也是受益者,总体来看我们非常有信心。

您认为目前牧原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在未来的两年公司在土地储备方面有什么规划?在明后两年公司在资本性支出方面有什么规划?

A: 我认为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发展速度快。由于发展速度快,在运营管理上体现在人才短缺,现在我们的中层生产管理干部是最短缺的。我们会自行培养人才,也愿意接受在社会上的人才。生产管理岗是最大的挑战,牧原公司的人才政策是不挖人,以自己培养为主,也愿意接受社会人士。尤其是牧原极具吸引力的的股票激励机制以及限制性股票的设计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现在人才干部需要符合牧原的价值观,否则坚决不要。选人标准是有没有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社会贡献意识,而不是讲学历、关系。除人才外,为应对生产发展的需求,还大量使用机械化、智能化设备来提供侧面支撑。当前管理干部能力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匹配是最大的问题。第二点是土地情况,土地储备量没有问题,多少亩具体数字不宜说。从2008年开始找地,目前已经积累10年了。目前牧原的土地多种形式,全国均衡布局。非洲猪瘟发生后主要省份也能达到非洲猪瘟之前的量级,之前没有布局的也开始布局并且达到很高的量级。这个量级是和华北平原、东北四省一样依据当地需求、资源达到最高点。资金情况,现在是压力最小的时候。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是资金压力最大的时候,同时金融机构比较支持我们发展,我们现在是在保证快速发展的同时去考虑价格成本因素。

温氏今年是2200万头,在2000万头徘徊了3年,牧原明年将出栏2000万头左右,那么牧原从现在到3000万头、5000万头会遇到什么样的限制性问题?

A:牧原与温氏养猪模式有本质差异,牧原只要有地就没有问题,不需要农户,“公司+农户中”模式中能够与大公司合作的农户资源相对是有限的,其他公司的发展存在对农户的竞争,而目前农户又有减少的趋势。牧原没走这条路,不会有这方面的限制。从2000万头出栏规模上升到3000万头或者从3000万头出栏上升到5000万之间时可能会出现限制,但目前还没有问题。

您的意思是牧原发展的瓶颈就是土地,其他问题包括人才方面都能解决吗?

A:土地方面的问题有在解决。运营管理方面让所有的猪场的盈利能力达成一致,包括新厂和老厂,新人和老人管理成本趋于一致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老厂长经验多,教训多,新厂长敢于尝试,但出现问题的成本很高,因此我们现在在想办法平滑这种差异。

我们在人才供应、人才管理以及猪场大规模复制方面是比较完善的吗?

A:硬件可以复制且不断升级,但是人的升级是一个短板,扶持一个场只需要扶持一个厂长

展望未来,猪瘟过后对猪周期有啥影响?

A:猪周期将会再次出现,特别是行业提升非洲猪瘟防控能力和集团公司的快速发展之后。猪周期背后是供求关系,供求关系的背后是利润率,进退关系的表面是供求关系,实际背后是利润率。非洲猪瘟在利润率的驱使下,资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解决人才、管理、技术问题。以前企业发展缺钱,但是现在有所不同,非洲猪瘟的幸存者会有钱,做大做强,行业在资本的驱使下从人才到管理,从技术到供应都会获得很大的提升来获取利润。

猪周期这次猪价高点比之前高一点,到达顶点的衰减需要三年,现在你还维持这个观点吗?

A:主要看趋势,看全体控制猪瘟的能力。若疫苗出来,就瞬间回到之前的猪周期中,若疫苗没出来或效果差。就往后推。推多长看大型企业的控制能力和和发展能力。大企业发展快,控制能力强,下行周期就会提前,否则就往后推。

非洲猪瘟规律性不好琢磨,有些地方有猪瘟,有些地方没发,牧原内部也有这种不规律性,是管理因素还是地域因素还是环境因素?

A: 目前来看是管理因素。

猪场从今年的三点式转变为两点式,转变之后的效果怎样或者为什么转变方式?

A: 我们在2000年的时候开始尝试,早期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甚至之前还构想过一排猪舍。我们关注的点在于无论是两点和三点切断的方式,它有没有把非瘟传播的途径切断。我们在空气过滤之后整个场的安全都是有保障的。

我理解牧原是纵向垂直一体,现在进展如何?

A: 一是与公司的规模、现金流密切相关,二是牧原多年以来对上游,尤其是供应商的管理做出了很大努力。现在有几千家供应商长期为我们的工地提供我们要求的特定服务。在施工现场,我们派出项目经理和监理,不参与具体项目施工。

从人员角度来说,牧原从2014年186万头扩张到去年1100万头,扩张了5.9倍,再增加5.9倍需要多久?

A: 具体时间尚不清楚。我们每年都是1:3的比例培养人才,但未必能够达到我们的需求目标。

贵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来代替人工,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与同行相比如何?

A: 我们的自动化建设进展很快,但过程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我们不断地实测再实测。过去我们做猪舍的自动化仅仅靠简单的智能设备,现在经过我们迭代优化,外界零下16度时,内部猪舍还能每隔30秒钟喷一次水。如何平衡猪舍里的温度,靠我们一般的经验很难达成,但在自动化控制下,能将能耗控制到很小且保证我们猪舍的温度。我们现在的自动化进程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更大的突破还需要时间。

与华能信托合作的210亿资金注入之后,产能达到4000万产能是不是指日可待呢?为4000万产能做了哪些管理上的准备?

A: 我们设立公司之后,一个公司既有固定资产的资金需求,也有流动资金的需求。我们根据生产需要使用这部分资金,而非只用于固定资产。我们需要投入的项目已经在我们的计划中,这次合作使我们有能力将这些项目更快地投入建设和生产中。

我认为生猪的行业就是“谁先到谁就是国王”的情况,从经济学上说,我认为如果市场上出现占有率30%的龙头企业,就会出现寡头垄断市场。我的建议是加快扩张速度,迅速成为寡头垄断企业,赚取高额的利润。

A: 我们会尽力去做,但是市场上有寡头未必有垄断,我们的销售模式是通过网上竞拍的模式,它不是一个垄断的方式,但是会夺取好时机、好利润、好机会。

我们和华能信托签协议,对方如何分成?我们会吃亏吗?

A: 目前我们和华能信托是子公司股权层面的合作,其他关于信托公司的要求我们未来会与对方协商。第一,华能对我国养猪行业的发展表示支持,我们双方的合作是基于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认可;第二,我们有很多方式使华能让利,是否吃亏的讨论还为时尚早。

牧原以前扩大产能的方式是利润滚动加上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现在公司有没有考虑其他扩产能的方式?

A: 基于牧原特定的装备设置、管理体系、自动化控制等,我们很难将他人的猪场用以我公司的生产过程,因此没有考虑租赁、收购猪场。

新设备会带来200元的成本下降空间,这是与什么成本相比的?

A: 是相比非洲猪瘟以前的成本。

未来牧原在1-2年内将210亿资金全部投入,能详细介绍下相关准备工作吗?

A: 在人员方面,我们已经提前招聘完成,一年储备三年的人才,每个部门的负责人会根据公司未来3年的大致发展规划进行人才的招聘和培养。在土地方面,储备充足。在工程物资、供应商方面,管理效果很好,2018年通过银行融资缓解了我们供应体系中一些规模较小的供应商流动资金的问题,也解决了供应的顺畅问题。今年资本投入,后年就可以出猪,一年储备三年人才和公司以前的人员匹配度是一样的。对4000万头的产能,人员储备很充足,今年也有1万人的新增员工。

公司规模做大就容易出现管理效率降低的问题,贵公司是如何协调这个问题的呢?

A: 这个只能通过结果来说明管理成效。作为二级市场投资者通过提问是无法判断一家公司的管理水平的,只有通过长期跟踪公司的公开信息如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才能得出结论的。

随着后期公司的快速上量,牧原的管理模式是否会有所改变呢?

A: 从结果上来看,牧原的管理模式是有效的。从管理运营的角度而言,公司在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努力。所有的管理方式都是与时俱进的,牧原会随着公司规模的发展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效率。不管是垂直集中管理还是分区管理,各自都有各自的成功样本。牧原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模式,从目前来看,以养猪为主营业务这种模式继续走下去问题不大。

您提到新场的完全成本是可以降低到9块多,对吗?

A: 是存在这个可能的。

2019年和2020年 的育肥猪出栏量是多少呢,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出栏比例如何呢?

A: 2019年的育肥猪出栏量800多万头,100多万头的仔猪。按照历史数据来看,上半年的出栏比例占全年的40%-45%。

去年招聘的员工在一年之后的流失率是多少呢?

A: 第一年的流失率相对会偏高一些,流失率大概在1/4到1/3都是正常水平。在2013和2014年,这两年比较特殊的年份流失率甚至接近了一半。

从公告得知去年有出现偷猪的现象,现在猪价较高、员工人数达到4万多人,现在有没有出现偷猪的现象呢?

A: 公司在硬件上的投入比较多,主要通过硬件的投入来尽可能地避免这种现象。

什么时候会设立新的子公司呢?

A: 公司内部有一套子公司的设立程序。一般来说,子公司在第一批开工项目具备开工条件后就可以设立了。

能否介绍一下智能化猪舍呢?

A: 已经有部分智能化猪舍投产了,巡检机器人主要是通过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不断在运动识别猪群的异常。但是不代表研究层面的东西都做完了,研究层面还会继续做下去。

新场的人均母猪管理规模有多大呢?

A: 按照董事长的规划,在未来2-3年内将目前设想的东西落实到生产层面大范围运用之后,大家就能看到一线饲养员的增速会明显放慢,具体数据目前无法确定。

牧原的建设速度很快,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呢?

A: 建设对现场的工程经理要求是非常高的,他们不仅做现场管理,而且他们对母猪在哪个场,需要的钢架、栏舍、屋顶这些东西相应的位置都是十分了解的。

以前公司在建工程转固的速度在9个月到12个月,现在基本在3个月左右。这是因为信息化程度提高了还是管理效率提高了的原因呢?

A: 主要原因应该是对施工流程做了大量的优化,突破了一个常规做法,从单线作业转变成了多线作业。工程施工人数会增多,管理难度也会相应有所提高。

    (编辑:丽珍)
    牧原股份股东交流大会纪要|成本有望下降至9块多每公斤-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