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张代坚:头部企业或形成垄断,企业夹缝求生…养猪业乱象丛生,广东如何破局?

  • 点击:
  • 日期:2023-06-21 09:17
  • 来源:养猪信息网

构建广东养猪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文|河源兴泰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张代坚

一、中国养猪业现状与乱象

 

规模化快速增长,头部企业或形成垄断

据能繁母猪存栏统计,2022年全国存栏母猪4390万头,其中前20名头部企业存栏母897万头,占全国的20.43%;1万头母猪以上的集团企业就有116家,合计母猪1129万头,占26%,存栏5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占到全部母猪的74.9%,可以说散养母猪户在近几年内快速退出了市场。超大集团,特别是牧原股份一家270万头母猪出栏就达到6120万头,占近10%,再加上明年温氏能繁母猪预计由140万增至170万头,出栏增至2600万头。

 

据上述统计,排名前5的企业分别为牧原、温氏、新希望、双胞胎和正大,五家共出栏11222万头,占全国的16.04%(除牧原外的另四家企业中,温氏出栏1791万头,2.56%;新希望出栏1461万头,占2.09%;双胞胎出栏1000万头,1.43%;正大(中国)出栏850万头,占1.22%)。前10名企业共出栏14089万头,占全国的20.13%。前20名企业共出栏16831万头,占全国的24.05%。

 

其中第一和第二的北方的牧原+南方的温氏总出栏7911万头,占全国的11.31%,已经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的全国猪价的涨跌升降。

 

产能严重过剩,需求下降

 

供求关系决定猪周期内市场价格低位走势。

 

2022年统计数据表时,我国能繁母猪4390万头,按目前全国MSY18估算,生猪产能近8亿头,加上在建和拟投产的产能已超过9亿头。按照疫情前7亿头每年的出栏量计算,可能过剩1~2亿头。加上上市体重的大幅增加和人民消费结构的改变致猪肉消费比例的减少,行业人士大多估计未来生猪国内的年消费需求量5亿头就够了,如果依此计算过剩就能达到3~4亿头。显然养猪业产能严重过剩且逐年加大已成定局。

 

再加上之前新冠疫情影响、俄乌战争冲击、美中经济对抗等经济影响,导致经济不景气和居民消费下降,加上非洲猪瘟以来人们肉类消费减少及消费结构变化,使得市场需求下降超预期。

 

饲料原料价格高,企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小企业和散户生存危机

 

也是由于养殖规模的剧增,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恶化,导致饲料原料价格一路居高。以豆粕为例,1月份的低点每吨是3600多,到下半年高点都是在每吨5800多,其他原料也随之升价,导致去年每吨成品料价格同比平均上涨400~600元。一方面是低迷的猪价,另一方面是原料价格上涨,养猪企业被挤压在夹缝中艰难求生存。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散户,缺乏采购和销售的竞争优势,融资成本高,环保和防疫压力大,抗风险能力差,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何况还有大集团的挤压,资本的投机与贪婪,打压生猪期货,使得市场行情加剧振荡,小企业更多被割韭菜。

 

种猪市场乱象,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次育肥是我们行业之前没有出现的一种情况,但从2019年底到现在,它成为我们行业一个突出的现象。二次育肥我认为是行业发展不成熟的一个表现,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种赌博,在赌行情。作为一个持续经营的商业机构,我们不能把赌行情作为经营的战略。二次育肥的现象也推波助澜了猪价的快速上涨和快速下跌,因为二次育肥会导致“堰塞湖效应”。目前其实猪价的上涨很大一个原因并不是因为猪真的少了,而是因为很大一部分的猪被二次育肥截留了,没有正常上市。像东北的二次育肥甚至接近了50%,比例十分大,扰乱了正常市场供应的节奏。更严重的后果是,二次育肥由于不做任何生物安全与健康管理措施,各种重大疫病不断,病毒长期存在成为永久传染源并持续传播,导致各地乃至全国疫情时有耳闻,影响生猪市场的稳定。

 

二、广东养猪业的现状与措施

 

正常年份,广东猪肉产量270万吨,国家下达广东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190万头。2022年,广东出栏肉猪3496.8万头,猪肉总产量为279.8万吨,自给率达76%;繁殖母猪存栏204.4万头,为正常保有量107.1%;均超过计划指标。

 

农以种为先,广东生猪种业领先全国。现有种猪场272家,年产种猪236万头,种猪出栏量占全国8%。广东有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0家,国家级生猪保种场(区)2个,省级核心育种场14家,核心公猪站1个,省级保种场(区)6个,生猪新品种(配套系)4个。温氏集团的瘦肉型猪核心群育种规模全球第一;壹号食品集团的地方猪存栏数量全国第一;广东谷越科技单体种公猪站规模全球第一。广东建有全国第一家部级种猪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建有全国第一家区域性畜禽种质资源库,建有全国第一家区域性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猪基因组选择与联合育种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由于广东人多地少,养殖环保压力大,饲料原料几乎全部靠外调,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尤存等问题挑战,推进广东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生态环保;需要种业先行,健康保供,高效生产;需要规模发展,转型升级,产业联合;需要政策倾斜、市场监管、企业落实。

 

三、广东养猪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构建

 

基于以上猪业规模化超速过剩发展与行业艰难的状况,当今养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要牢记,谨慎扩张、死磕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价值,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存模式。战略上,要么深挖差异化价值,特色品牌发展;要么价格领先,规模化效益;模式上,要么傍大款,差异化订制化生产;要么抱团取暖,产业链合作,专门化生产。要有新的联合理念,新的商业模式,要有系统的产业思维,要实行硬件软件的转型升级,去执行精细化的管理与数字化的再造。

 

作为全国养猪业的排头兵,广东猪业高质量发展,更要从宏观上统筹规划,政策导向。

 

国家发展,“三农”为本,不忘初心

振兴乡村,共同富裕。

 

广东养猪业的发展,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多元发展,要本着解决与服务“三农”的初心,走龙头示范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与广大家庭农场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道路,共同富裕发展。农业是国家稳定与战略的储备,猪粮安天下。不能让某几个大集团垄断,不能让民生猪肉价格不稳,不能剥夺广大农村养殖户生路。

 

高质量发展,需要种业先行

需要高品质标准与高效育种,需要行业规范

 

高质量包括高效与高品质,种猪的基因性能与遗传潜质,是高质量高效生产的天花板。只有对标世界上最高性能品质的种猪,选择或选育高标准种猪,才可能实现猪业的高质量发展,才不至于出现种猪卡脖子现象;只有充分发展利用最先进的育种技术(目前的基因组选育、克隆技术、智能测定等),才能确保高质量种猪不断迭代提升;只有建立全省统筹规划与核心场积极参与的育种操作体系,开展不同特色的专门化品系选育,才能更有效地选育出粤字牌高质量种猪;只有采取高质量种猪政策倾斜引导、市场规范监管、品牌打造推广等手段,才能充分调动企业种猪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杜绝种猪市场乱象。

 

高质量发展

需要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的转型升级

 

猪的生长发育需要最适的环境温度湿度与通风、理想的饲粮与自由采食饮水设备、自动清粪干燥清洁设施、高效的繁殖与人工授精技术、批次化全进全出与干净无污染的栏舍条件等等,先进设备与先进操作管理技术是必要保证。

 

高质量发展

需要安全健康生产,需要严肃防疫制度体系

当前制约中国养猪业不能象国外那样高水平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不断发生的非瘟、蓝耳、腹泻等各种疫情和继而导致的健康问题,是生物安全措施与执行问题,以及由此滥用药物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只有确保健康双阴的猪群和健康舒适的环境以及优质健康的饲粮与饲喂模式,才能保证高效地生产。

 

健康生产,还需要健康的行业环境。需要严肃监管与执行重大疫病与病源及传播途径的管理制度,杜绝非瘟病原到处传播与交叉污染,严查与处理二次育肥导致的非瘟疫源隐患。

 

高质量发展,需要低碳环保

猪业必须做到污染源控制、减量和达标净化处理,确保环境友好才能可持续;只有做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才能更有效低碳环保;只有优化饲料原料利用,使用低蛋白日粮和提高饲料消化率,才能在源头上减排和提高饲料效率。

 

高质量发展,需要精细化管理

只有精细化数字化管理,目标细分,过程控制,绩效激励,人才机制,才能充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

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不断学习先进,走出去引进来,培养与引进高技术人才。

 

来源:2023年《猪业》第1期

编辑:程柯璇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lll)
    张代坚:头部企业或形成垄断,企业夹缝求生…养猪业乱象丛生,广东如何破局?-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