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一村庄被百家养猪场围24年 搬迁成难题
- 点击:
- 日期:2011-01-05 14:32
- 来源:南方都市报
“空气里是猪屎臭,水里夹杂着猪尿,污水已经致农田种不了水稻,这样的环境已经折磨了我们整整20多年!”站在唐家金鼎那洲猪场墙外,望着污水距离出水口还有50厘米的控污池,古庆伟一字一顿,沧桑的皱纹上写满无奈。4个月前,南都记者接到那洲村多位村民反映,高新区那洲村面积仅为4平方公里,却布局珠海四大猪场与另外90多家养殖场,全村1700多口人、3000余住户被猪场重重包围。那洲村村民近5年来先后向多方反映、要求猪场搬迁均无结果。
为消除污染和更有效地利用土地,珠三角近10年来一直在调整养猪场规划,东莞、惠州、中山等城市最近两年均出台限制或禁止养猪场的决定。珠海的人大代表也曾多次提出搬迁唐家湾辖区内猪场的议案。不过,更早以前———20年前,养猪场是完全不同的角色,是政府为解决菜篮子供应以及各地盘活土地、招商引资的办法。那洲猪场,正是这样的历史产物。那洲村今日之困局,与其说是人和猪场的矛盾,不若说是地方规划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猪场应否搬迁?怎么搬迁?需要在对过去做出反思的基础上从长计议。
2010年7月底至今,在古庆伟等多位村民的带领下,南都记者先后6次深入那洲村,实地了解了猪场围村的情况,并与业内人士、主管部门探讨那洲猪场应该何去何从。
猪场24年盛衰
1986年-1993年
规划初衷
用资金补偿
换来稳定肉源
那洲村周边猪场包括那洲猪场、金鼎猪场、畜牧良种场以及益丰猪场“四大猪场”和一批散户搭建的猪场组成。据高新区管委会介绍,其中益丰猪场棚舍面积为16000平方米,畜牧良种场为20000平方米,那洲猪场为16000平方米,金鼎猪场为10000平方米。
4大猪场大量生猪供澳
设立特区头几年,边陲小镇珠海“一穷二白”,为了“充分发挥珠海经济特区的有利优势,积极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良种,建立农牧商品生产基地,扩大出口货源,为国家多创外汇”,1986年6月,珠海市政府发布珠府办构[1986]34号文,批准由市农渔委和市外贸局联合成立“珠海经济特区农牧开发总公司”,当时名叫“珠海农牧开发总公司”,属于全民所有制企业。
那洲猪场现任场长冷和平与益丰猪场现任场长均为公司初建时期的工作人员,后来企业改制,他们各自承包了猪场,进行市场化经营,他们一致提到:“当时是为了完成政府的政治任务,属于菜篮子工程。”如今,四大猪场中,除益丰猪场外,其他三大猪场均有一半的生猪出栏量供应澳门,其中那洲猪场供澳约8000头,金鼎猪场供澳约为1万头。另外,会同猪场供澳也有3万头。
猪场初建之时,“政府与村民已经有了很好的协商,”冷和平说,“就当时的环保问题,猪场给予他们一定的补贴,受污染的那部分农田,猪场和政府也是要给予资金补偿的。”
填满了菜篮子和钱袋子
因为远离珠海市区,那洲村也被称为珠海的“西伯利亚”。那洲村民以前大多以务农为生,上世纪80年代期间,政府对珠海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村里实行了“农转非”、“区镇合一”等一系列变革,土地由政府征收,建立那洲村布料市场,并对外出租土地,因此,“靠地分红”成为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
24年以来,本土猪场对于稳定珠海肉价、满足市场供应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冷和平说,除了供澳之外,大部分都是供应市区,“外地猪肉调入珠海,价格肯定要高出一截,而且在市场出现猪肉紧缺的情况下,本土猪场也可以顶一顶,2008年底到处买不到猪肉的时候,我们才150多斤、160多斤的生猪也顶上来了。”
从1988年至1993年,公司生产上市和出口外销瘦肉猪计二十多万头,连续多年实现生猪出口创汇超百万美元,先后两次被省有关部门评为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时的猪肉市场需求,解决了市民的“菜篮子”问题。
1992年-至今
发展瓶颈
政策不再利好
生产受限制
永丰猪场场长白建当承认300多家猪场布局于高新区各村落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并对村民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他认为,“污染主要是小型猪场,也就是散户的养殖技术落后而造成的。”
“小型猪场的发展太快了,300多家小型猪场啊!”白建当提到,养殖小猪场的成本比较低,人工也比较低,投资起点低,只要买回猪苗就可以养殖,而且很快就可以上市,有少少的钱赚也会去投资。
而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散户常规采用直排污水,在病菌防疫方面,白建当也认为,小型猪场对大型猪场造成一定的威胁,“他们(小型猪场)技术不过关,也为了省钱,猪生病了就死,带有病菌的死猪也直接丢到外面去,经过水体与空气的传播,很有可能会传染到我们猪场。”
1992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特地在珠海市北部规划成立珠海国家高新区,按照当时的部署,珠海高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高端服务业“三大产业”,“当时没有明确的文件对区域内的猪场进行安置,”白建当说,“四大猪场”的前途一下子变得迷离。
关于猪场搬迁的“传闻”从未断过,而政府也一直未付之于明确信息。在此状况下,猪场承包者“不知道该怎么办,”猪场从建立至今,由于土地方面的问题以及政府悬而不决的搬迁决定,导致“20多年来猪场的发展受到限制,”白建当说,“以前年出栏量1万多头,现在也还是这个数量。”
2005年-至今
“行业壮大”的背后
珠海成养猪业政策“洼地”
1986年,政府在高新区划定范围为农业示范基地,专门成立了养殖场。
一方面是土地被征收,另外一方面是政府主导建猪场,在此情况下,为了增加收入,包括周边的官塘村、会同村以及其他村镇以30—50元/亩的价格,将统征地向外来人员出租,种植果树,不少承租者再向养殖户出租土地,在果园内建立了不少小型猪场。
- 2022-09-0134家农牧企业上半年成绩单公布!有企业养猪收入翻15倍!9月
- 2022-08-29罚!环保风险,一众猪企或罚款,或限产
- 2022-08-12继正邦后又一养猪大户暴雷?!正邦 “断料”风波已解决,代养户
- 2022-08-01下半年养猪平均利润率达20%?!......这场会议透露了这
- 2022-07-28“最高养猪大楼”即将投产!头部猪企投资近百亿,“楼房养猪”靠
- 2022-07-25“养猪大户”被曝买不起猪饲料,出现猪吃猪惨剧!代养户被迫考虑
- 2022-07-22必威安泰邀您参加2022年广东猪业创新发展大会
- 2022-07-21多省上半年生猪出栏数据公布!哪里猪最多?湖南一养猪大户突遭意
- 2022-06-23注意!强降水即将结束,35℃高温天上线,“养猪人”千万要记得
- 2022-06-22让一头猪要节省70元成本的健坤公司,又中标恩平生猪产业园信息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