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业的深度变革才刚刚开始?
- 点击:
- 日期:2014-04-23 08:45
- 来源:新农网
有报道称,“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截止三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791万头,已低于农业部“4800 万头”的预警线以下“。由此诞生了多种评论和预测。
据了解,其实农业部并未公布全国能繁母猪具体数量,农业部只是公布,就4000个猪场监测点发现,能繁母猪环比减少1.6%。
事实上,自2012年4月起,农业部就不再公布能繁母猪具体数量了。该部门最后一次逐月公布的母猪数,是2012年3月存栏4954万头。
原因何在?
因为能繁母猪调查非常繁琐,存在相当多干扰因素(如补贴、疫病等),基本上各级政府部门统计的数字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情况。几年前,农业部公布的能繁母猪数就曾深受业界诟病。所以农业部干脆换了一种更科学的监测方式,只公布监测部分的变化比例,不报具体数字。
4000个监测猪场的数据变化,虽然大致可以反映国内生猪养殖变化,但依然不可能计算出精确的全国母猪数量。因为,如果2012年3月以后的母猪数量都由以前的数字推论而来,在一个错误的数字基础上推论,无论如何不能叫人信服。而行业在没有其它数据的办法上,只能依然引用这一推论,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所以,人们才会惊讶地发现,如果用推论的能繁母猪数量,2013年,母猪估算数依然超过5000万头,但平均猪价并不低迷。这是一个令不少人纳闷的矛盾。
那么,中国到底存在多少母猪?
我只能说,我不知道。这确实是个超级难题。
有人早就宣称,在中国这种变异了的政治经济环境中,没人能搞清楚,到底存在多少母猪。农业部自然掌握了一个数据,但由于种种原因,并不对外公布。大家都是在猜谜语。
不过,有一点我们基本可以确认,长期来看,猪价进入低利润时代不可避免。原因在规模化、技术进步与肉类消费降低。
如今,规模化猪场越来越多,这些猪场的生产成绩只会越来越好。
若以中国存在4800万头母猪计算,而PSY提高到18头以上,总供应量将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可想而知。而市场能容纳下这么多猪吗?不容乐观。
有行业精英表示,中国只需要2500万头母猪就够了。这个观点,是以中国的母猪PSY成绩已赶上欧美为前提,有点吓人。
当然,如果疫情稳定下来,生产成绩大幅提高,供应量大量增加,而需求跟不上,市场自然会淘汰不少猪场。母猪数量被迫减少,确实不可避免。
我们都将亲眼见证这个变革过程。
原标题:生猪养殖业的深度变革才刚刚开始?
原标题:生猪养殖业的深度变革才刚刚开始?
(编辑:苏祥)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 2023-03-10关于开展2023年广东省生猪屠宰标准化示范创建申报工作的
- 2023-02-27第一批收储仅7100吨!生猪价格持续走高,近期利好性消息有哪
- 2023-02-21行情一片大好!3月份生猪价格将迎来好转?!警惕“过度看涨”陷
- 2023-01-30生猪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收储策略能否启动?
- 2023-01-28“一心一园三区一带”赋能恩平生猪产业转型升级
- 2023-01-16两协会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春节期间生猪家禽稳产保供工作的通知
- 2023-01-16京基智农生猪养殖业务超预期增长,2023年出栏目标200万头
- 2023-01-10猪价“涨跌急转”!能繁母猪存栏连续7个月增长,上市猪企继续“
- 2023-01-03生猪期货持续上涨,新一轮猪价“大涨”就在眼前?
- 2022-12-16养户集中出栏引发踩踏,生猪将出现季度去产能?大猪企资本动作频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