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磊正在为猪“体检”。记者陈刚 文/图
每头从定点屠宰场出场的生猪,须经动物产品检疫合格后才能流向餐桌。凌晨给生猪做“体检”,便是柳州市柳北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检疫员林磊的日常工作。令人意外的是,这名在屠宰车间忙碌的小伙子,拥有着硕士学位。
成天与猪共处
林磊是土生土长的柳州仔,2007年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硕士学位,当年即在柳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任职,两年后调到柳北屠宰厂驻场检疫岗位。工作时间由白天变为凌晨,皮鞋换成水鞋,生猪的尖叫、车间的闷热潮湿、猪粪的异味……这一切让林磊开始非常不适应。而且,因生物钟一时调不过来,林磊刚开始上班常迟到,同事告诉他:“不但白天要睡觉,晚上10点也要睡一觉……”林磊照此办法做后,才逐渐将生物钟调整过来。
生检,查阅票证耳标,宰后头部、内脏、淋巴结等胴体检疫……生猪检疫同样需要“流水线”作业,检疫员不但需要肉眼观察,还要用手甄别心肝胃肾等部位的弹性,要反复操练,才能熟能生巧。在膈肌检疫岗位操作时,须用锋利卫检刀将每头猪的膈肌切下取样,逐一检查是否含血毛虫,林磊刚开始动作不够麻利,刀口总是会磕碰猪骨导致卷刃,每个班下来要磨刀达10次。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现在每个班结束,他只需磨一次卫检刀即可。
为猪“望闻问切”
据介绍,部分检出的病害猪并非人畜共患病,对人体虽无危害,但对养殖环节威胁极大,餐桌潲水回流到猪圈同样有风险,检疫员不仅仅守卫食品安全,更是在防范养殖业整体风险。
按照操作流程,运送到屠场的生猪须宰前检疫,俗称“生检”。检疫员要忍住猪粪气味,手持电筒靠近生猪“望闻问切”,而生猪喜欢甩动尾巴,裹挟粪渣、猪尿、运输降温水的“三合一液体”会流星般瞬间弹射,工作服虽然耐脏,抵挡住大部分污物,但也经不起猪粪气味的“熏陶”,下班后必须洗脸、更衣方能除去异味。
如果猪皮显现出血点或脓液,就意味着猪生病了。“很多猪病可从外表看出,不合格就要作销毁处理。”检疫员现场称,其实运猪到定点屠场的猪贩自己能大体判断什么猪可“过关”,所以有问题的猪都不敢拉过来。正是生猪定点屠场的道道检疫把关,才能确保柳州市区每天宰杀的千头生猪成为名副其实的“放心肉”。
“自己在理论知识上有一定研究,但在实践当中,老同事的经验非常丰富,两者可以形成互补。”虽然学历高,但林磊总是谦虚地向同事学习。他说,有时屠宰时遇到黄疸生猪,按照规定必须销毁处理,有的猪商对“黄疸”持怀疑态度,他会一边试验分析操作,一边进行专业讲解,直到猪商心服口服,愿意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