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5个月内亏损近22亿元!“猪老六”德康农牧三闯港交所“补血”
- 点击:
- 日期:2023-08-04 08:53
- 来源:养猪信息网
7月31日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德康农牧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生猪及黄羽鸡养殖业务、发展食品加工业务、研发信息科技系统、战略投资收购、偿还贷款和企业营运等方面。
7月31日,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康农牧)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此前,公司曾于2021年6月29日、2023年1月31日递表。
德康农牧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拓展生猪及黄羽鸡养殖业务、发展食品加工业务、研发信息科技系统、战略投资收购、偿还贷款和企业营运等方面。
资料显示,德康农牧来自四川成都,是一家致力于生猪及黄羽肉鸡畜牧养殖的农牧企业,业务遍布中国14个省、市及自治区。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生猪、家禽以及辅助产品分部。其中,生猪及家禽板块为核心业务——生猪产品主要包括商品肉猪、种猪及商品仔猪,而家禽产品主要包括黄羽肉鸡、鸡苗及蛋,目前还正拓展屠宰和食品加工业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2年生猪销量计,在中国所有生猪供应商中排名第六,市场份额为0.8%,因此,德康农牧又有“猪老六”之称。
此外,按黄羽肉鸡销量计,德康农牧在中国所有黄羽肉鸡供应商中排名第三。按照2022年业绩来看,德康农牧黄羽肉鸡销售价值和销量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2.7%及2.1%。
整体来看,过去几年,德康农牧收入也持续增长。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2022年、2023年前5个月,德康农牧收入持续增长,分别约为人民币81.45亿元、99.02亿元、150.37亿元、45.81亿元及63.62亿元,各项业务中,生猪板块是德康农牧的主要收入来源。
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2年、2023年前5个月,生猪产品贡献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0.6%、72.4%、78.1%、75.2%及78.8%,家禽产品贡献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28.1%、26.4%、21.4%、24.3%及19.9%;辅助产品贡献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1.3%、 1.2%、0.5%、0.6%及1.3%。
5个月亏损近22亿元
德康农牧债务高企
生猪产品收入贡献超70%,德康农牧也难逃“猪周期”的影响。
对比快速放量的营收表现,德康农牧的盈利表现却有点“不尽人意”。据悉,2020年、2021年、2022年及2022年、2023年前5个月,德康农牧净利润分别约为人民币36.08亿元、-31.73亿元、9.1亿元、-15.49亿元及-21.84亿元。
也就是说,德康农牧在2022年扭亏之后,在2023年仅用了5个月,亏损已将近22亿元。与此同时,该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也不断向下——2020年至2023年前5月,德康农牧的整体毛利率分别是7.7%、13.8%、-13%及-6%。
而亏损主要是猪价下跌而饲料价格上涨所致。招股书显示,2023年前5个月,德康农牧商品肉猪平均售价跌至每头1828元,而2022年每头商品肉猪平均售价则为2111元,此外,黄羽肉鸡售价也由2022年的每只39.6元跌至35.6元。
同时,饲料价格上涨也使得德康农牧销售成本不断增加。招股书显示,到2023年5月31日止,玉米价格从2020年的2441.9元/吨增长至3110.5元,豆粕价格从3144.5元/吨增长至4608.7元。
此外,销量的增长也使得德康农牧陷入卖多亏多的困境。
过去几年,德康农牧商品肉猪销量从2020年的130万头增长到2022年的500万头,2023年前5个月商品肉猪销量为270万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8.6%。而黄羽肉鸡销量相对稳定,从7240万只增长到7860万只,2023年前5个月销量为3460万只。
但从2021年起,生猪行业整体处于供应过剩,猪价长期低迷。对于下行周期中的逆势扩张,德康农牧表示,“我们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生猪产品的市场份额,符合近期行业规律,即大型生猪养殖公司从个体养殖户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盈利能力波动剧烈之际,最让外界担忧的则是德康农牧高企的债务水平。
据悉,该公司于2021年及2023年前5月录得流动负债净额分别约为2.58亿元、26.84亿元,流动负债净额于今年前5月骤然攀升,随着该公司盈利下降,其中不能窥出德康农牧的资金压力。另据招股书披露,截止2023年前5月,德康农牧有未偿还债项93.37亿元,包括计息借款及租赁负债。
对此,该公司也在招股书中提示风险称,一旦公司的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满目前及未来的财务需求,公司可能需要依赖外部资金。如果不能以商业上合理的条款获得充足的外部资金,公司可能会面临流动资金问题。
猪周期上涨助力消散
赴港“补血”意图明显
2023 年年初以来,受到前期产能释放所带来的供给压力影响,国内生猪价格运行水平整体呈现逐渐下行的趋势,直到近期才开始好转,但展望后市,由于生猪产能供应过剩,市场多呈悲观预期。
卓创数据显示,昨日中国生猪日度均价17.5元/公斤,较前一交易日涨0.5元/公斤,基准交割地河南市场生猪均价17.04元/公斤,较前一交易日涨0.34元/公斤。养殖端惜售情绪不减,短期猪价延续上涨。从目前基本面表现来看,产能过剩问题仍未解决,短期猪价反弹将导致供给压力后移,对于未来猪价形成一定压力。
国投安信期货也认为,今年下半年的生猪理论供应是充裕甚至过剩的。首先是看到了上半年的生猪出栏量处在过去10年同期的历史最高水平,从这一点来看,今年生猪的供应量增长肯定是部分要受益于生产效率的改善的,因为行业产能的高峰出现在2021年年中,如果只考虑母猪存栏的话,对应2022年上半年应该是出栏最高的阶段,但今年上半年出栏量同比2022年仍有2.6%的增长,背后体现了PSY的提升。
今年下半年,一方面是上年母猪的持续增加,对应下半年出栏量的环比增加,另一方面,按照农业农村部新生仔猪的数据看,今年1—6月份全国新生仔猪量同比增长9.1%,未来6个月内这些仔猪将陆续长大出栏,预示着后半年生猪供应量较大。2022年下半年全国出栏量为33408万头,若按照同比增加9.1%,下半年理论出栏量将达到36448万头,同时全年生猪出栏量或达到73996万头。
在今年后半年市场整体不缺猪,供应相对过剩的背景下,我们对本轮猪价的上涨幅度持谨慎乐观的看法,不宜过分看高。尽管有潜在需求的支撑,但大供应会使得猪价在旺季上涨幅度不会太高。现货端的情绪和状态,比如压栏行为,二次育肥行为,如果持续下去,那么会进一步提升下半年的高供应水平,进而将远期价格预期压低。从盘面看,目前期货对下半年猪价定价,都回到了成本线,甚至到了养殖成本线上方,也要警惕套保资金的入场。
综上种种,不难看出,目前德康农牧来自猪周期的增长助力已经有所消散了。与此同时,随着生猪价格持续处于盈亏线下方,公司短期预计仍将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盈利能力未知,资金压力又悬在头顶,故而也就不难理解德康农牧赴港“补血”的意图了。
—
来源:综合自界面新闻、智通财经等
编辑:毛洪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2023-08-04蒋荣彪:努力打造“生猪全产业链” 推进东瑞的高质量发展
- 2023-08-03猪价大涨原因揭秘!猪价或将破“10”?是继续压栏还是落袋为安
- 2023-08-02猪价大涨2.59元/公斤!航天猪来袭!唐人神上半年生猪出栏增
- 2023-08-01短期波动放大,盈亏转换加速!如何找到猪场赢利的源头活水?
- 2023-08-01猪价“破8冲9 ”,但长期价格趋势仍难逆转!?牧原、温氏、双
- 2023-07-31二次育肥热度再起?生猪价格急涨急跌背后,需求端表现究竟如何?
- 2023-07-31多地上涨0.45元/斤!别高兴太早,新希望:下半年的猪价,尤
- 2023-07-28新发展新机遇——福建美加宝友得畜牧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2023-07-28一天涨5毛!猪价“破7奔8”,后市行情将如何演绎?
- 2023-07-27又亮种料“芯名片”, 正大康地(梅州)饲料厂正式投产!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