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2023年上市猪企十大事件丨*ST正邦易主,大北农终止收购傲农,新希望“瘦身”自救,温氏换帅,四大猪企签署“互不挖人公约”被约谈

  • 点击:
  • 日期:2024-01-02 10:18
  • 来源:养猪信息网

对于养猪企业来说,2023年是艰难的一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饲料原料价格高企,饲料成本攀升,叠加生猪疫病、环保等因素影响,养猪企业生存尤为困难。在跌宕起伏中,上市猪企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有猪企面临退市风险,有猪企“瘦身”自救,也有猪企逆势发展,在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事件一

 

*ST正邦正式易主!

控股股东变更为双胞胎农业鲍洪星当选董事长

 

​随着重整计划完成,双胞胎农业入主*ST正邦终于迎来结局,双胞胎农业正式成为*ST正邦控股股东,双胞胎农业董事长鲍洪星也当选*ST正邦董事长。
2023年12月27日晚间,*ST正邦公告,公司12月27日召开2023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完成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本次董事会换届后,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的3名非独立董事及2名独立董事人选均为第一大股东双胞胎农业提名,双胞胎农业控制董事会过半数董事席位。结合公司股东目前持股情况及公司董事会席位构成,经审慎判断,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双胞胎农业,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鲍洪星、华涛、鲍华悦。此外,*ST正邦同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一次临时会议,选举鲍洪星为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并聘任熊志华为公司总经理。(*ST正邦正式易主!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双胞胎农业,后者已控制董事会过半数董事席位!)

【点评】双胞胎与正邦的结合,属于头部企业的资产重组,为整个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板。在养猪行业近年普遍亏损情况下,双胞胎入主*ST正邦能否形成‘1+1>2’的效应?我们拭目以待。

事件二

控股股东、实控人质押比例近100%

傲农生物“卖身”大北农自救的计划宣告失败

2023年12月12日,大北农公告与傲农生物控股股东漳州傲农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并与傲农生物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在投资合作协议中约定大北农拟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取得傲农投资不少于51%的股权,在战略合作协议中,拟通过现金的方式投资或收购傲农生物下属优质资产,拟投资金额不超过6亿元,同时双方拟在供应链共享、联合采购、业务资源整合、资产整合、股权合作等层面展开多层面的战略合作。

但在12月26日晚间,大北农、傲农生物双双发布公告称,终止大北农与傲农生物、傲农生物控股股东漳州傲农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意向协议,终止原因主要是由于傲农投资出现了股权冻结等较大变化的情形。

进入12月以来,傲农生物已经先后在12月18日、20日、22日三次发布与控股股东股份质押相关的公告,而按照时间顺序来看,傲农生物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质押的比例在不断提升,并且目前已经接近100%。2023年12月25日,傲农生物收到上交所下发《关于福建傲农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监管工作函》,处理事由为公司控股股东质押事项。股权冻结质押事项给傲农&大北农双方合作蒙上阴云,也成为合作终止的主要原因。(合作终止!大北农入主傲农之事告吹!意欲收购傲农导致股价大跌,前三季度养猪业务亏9亿…)

【点评】大步扩张的背后,是产能过剩,资金承压,企业破败的风险。2021年开始,养殖“黑马”傲农生物迎来连年亏损。行业寒冬来临,傲农生物是否还能继续熬下去?

事件三

负债千亿,新希望“瘦身”自救

 

2023年12月15日,新希望公告称,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山东六和、北京新希望分别将所持子公司中新食品20%、2%和29%的股权拟转让给中牧集团,后者通过现金方式取得公司旗下禽产业链运营主体,中新食品51%的股权交易价格合计约27亿元。交易完成后,中牧集团将成为中新食品的控股股东。

早在2023年6月28日,就有媒体报道称,新希望六合股份有限公司正在考虑出售其家禽业务的控股权,新希望已接触了几个潜在战略买家。生猪养殖板块,新希望也在收缩“战线”,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至今,新希望先后两次向成都国资出售18个在建和已投产的养猪场,回笼22.43亿元的资金。

【点评】由于猪价持续走低,主营饲料和畜养殖的新希望已连年亏损。资产负债方面,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连年攀升,业内人士指出,或与公司此前养猪产能的激进扩张有关。对于如何在当下“活下来”,新希望董事长刘永好表示应该捏紧拳头聚焦主业,把原来亏损较多的项目进行调整,把该做的、能产生价值的主业做好,包括做大饲料主业、推进节粮计划等。同时,进行组织管理体系变革。要治理大企业病,优化人员配置,把年轻人提上来。您认为新希望能否“瘦身”成功?

事件四

牧原股份试点“内部承包制”在行业引发热议

2023年10月份,牧原股份因“内部承包制”引发行业热议。外界传言,牧原股份实行承包制,或将调整自繁自养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并由此引发裁员等连锁反应。事实上,牧原股份内部对该模式的称呼为“共创制”。根据牧原股份董秘秦军的介绍,2023年上半年,公司从技术原点出发,打通了各项技术路径,经过利润成本空间测算,养猪生产环节成本下降空间还很大,需要全员快速落地新技术。在这个过程中,公司探索与优秀员工共创共享的激励机制,保证新技术充分落地执行。秦军透露,已经推行共创制的养殖单元在1500个左右,占所有养殖单元的比例在1%左右,整体占比较小。共创制的具体实行方式、实行效果后续也会根据试行结果进行调整。(负债1100亿,牧原又整新活?“内部承包制”,是激励员工,还是转嫁风险?)

【点评】当前养猪业内卷严重,停止扩张后的猪企更多地期望通过“内功”管理来提升养殖效率,最终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这种共创共享模式一般能起到正向激励作用,员工和公司收益共享,优秀的养殖人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养殖成绩,同时提升自身收入,对公司和承包员工都有好处。但将员工与公司进行绑定,绩效考核和利润测算要比原先复杂,因此还得制定更为科学的考核,防止出现利益纠纷和员工短期行为。

事件五

正邦被ST,5月4日停牌1天

深交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2023年4月29日,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正邦转债”停牌及暂停转股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由于2022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值,该公司股票于年度报告披露第一个交易日(2023年5月4日)停牌一天,自5日复牌之日起,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同时该公司股票衍生品“正邦转债”(转债代码:128114)于5月4日停牌及暂停转股一天,并于5日开市起复牌并恢复转股。

【点评】作为昔日的江西“猪王”,正邦近年来的遭遇令人唏嘘。究其失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跑马圈地”步伐过快;二是管理不足,成本居高不下;三是管理粗暴,人才流失,团队不稳定。

事件六

天邦食品被“乌龙退市”

 

2023年4月29日上午(非交易日),光大证券金阳光APP中显示天邦食品停牌风险、可能被终止上市,该股将于2023年5月4日开市起停牌。5月4日开盘,天邦食品股价得以交易,退市一说才有些眉目,但却遭到一轮暴跌。天邦食品以5.17元/股低开,全天低开低走,盘中股价一度跌超8%。直到开盘当晚,光大证券才正式发文称,公司金阳光APP中的相关信息内容全部来自于第三方信息供应商。公司在知悉金阳光APP中相关信息存在错误后,第一时间删除该错误信息。而天邦食品紧跟其后也在5月5日发了公告:光大证券金阳光APP显示公司股票的停牌、公司可能被终止上市等事项均为不实信息。

【点评】“城门失火殃及池鱼”,2022年生猪价格一直处于低位,有不少生猪养殖企业在盈亏线拼命挣扎。天邦食品于2022年在下行猪周期中实现盈利,主要是因为出售了子公司史记生物51%的股权,2023年,天邦食品生猪养殖业绩持续承压,“退市乌龙”也给天邦食品敲响警钟。

事件七

温氏股份换帅,黎少松接任总裁

年轻化、多元化成新标签

4月18日,温氏股份召开了一次事关管理层变动的董事会,根据会议表决结果,此前担任公司总裁的梁志雄辞任,并被选举为副董事长,接任总裁职务的是黎少松;与此同时,赵亮、孙芬两人被聘任为副总裁。梁志雄此前于2020年2月就任温氏股份总裁,彼时由于养殖行业正陷入低迷时期,面对多重不利因素叠加,梁志雄主导公司深入开展降本增效专项工作,效果逐步显现。在他的带领下,温氏股份走出最困难的时期,实现经营反转。在现年54岁的梁志雄卸任总裁的同时,“准80”后黎少松接棒,加之履新的两位副总裁,均透露出这家千亿市值养殖龙头在管理团队“年轻化”上的布局。

【点评】作为国内最大的畜禽养殖龙头企业之一,温氏主张长期、稳定、可持续的企业发展理念。其管理团队除了吸收兼具经验型、知识型的人才外,亦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未来,能否成就“百年温氏”,我们拭目以待。

事件八

牧原等四大猪企签署“互不挖人公约”

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

 

2023年6月20日,在牧原集团举办的第十八届养猪节共创共享论坛上,牧原集团联合温氏、双胞胎、正大四大养猪企业向行业发出倡议,尊重行业秩序,打造商业文明,并签署“互不挖人公约”。公约具体内容为:为减少内卷,文明发展,我倡议:不挖人,不拆台。如有违约,加倍反制。随后在7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了以上四家企业,明确此举有违反垄断法精神,不利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此后,四家企业发布联合声明,宣布撤回该倡议。

【点评】在“公约”一事报道后,引发行业热议,有网友表示如果该公约真的开始实施且长期持续,将给予成员企业恶意打压员工薪资福利的机会;会造成行业内垄断,限制竞争,对工人就业机会和薪酬都会形成影响。但从另一角度来讲,四大猪企签署“互不挖人公约”,也反映了现下猪企存在人才问题——近几年行业内“挖墙脚”之风盛行。在此背景下,猪企更多要思考如何留住人才,而不是签署“互不挖人公约”。

事件九

大北农二审再败诉

13.2亿元收购湖南九鼎科技30%股权

2023年12月初,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已完成收购湖南九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0%的股权,交易金额为13.2亿元。企查查显示,12月7日湖南九鼎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大北农持股30%。此外,法定代表人杨林持股27.0283%,刘志宏持股10.0111%。

大北农收购九鼎科技一案历时近两年,2022年年初,大北农作价13.2亿元收购九鼎科技30%的股权。大北农认为,九鼎科技在湖南饲料业务占有巨大优势,公司收购九鼎科技后有望在西南地区成为饲料龙头企业,同时可以利用规模效应,降本增效。然而,九鼎科技收购案纠纷给大北农带来了大额资金支出,使企业承压。回顾历史脉络,收购案中双方存在纠纷,并两次由法院审理。大北农收购九鼎科技案继一审后二审再次败诉,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驳回大北农上诉,维持原判,此外,二审案件受理费539万元,由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点评】除了收购九鼎科技的纠纷以外,大北农在2022年初宣布的拟以20亿-25亿元收购正邦科技位于西南地区的8家饲料子公司相关事项也处于类似局面。大北农的大肆收购与其饲料版块扩张计划不无关联,从最近几年开始,国内饲料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小企业不断退出,大企业在区域、采购和配方等优势下,不断出现并购扩张的手段,以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但此类预定式收购交易由于尽调的不充分,容易为后续埋下风险。

事件十

德康农牧在港股上市

总市值超140亿港元

2023年12月6日,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正式上市,股份代号为“2419.HK”。开盘价36.95港元/股,收盘价为37.5港元/股,涨幅1.49%,成交量91.06万股,总市值145.83亿元。德康集团是一家畜禽养殖企业,主要业务包括生猪及黄羽肉鸡的育种及养殖,拥有生猪、黄羽肉鸡育种、养殖以及饲料生产方面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2022年,德康在中国生猪销量排名第6、黄羽肉鸡销量排名第3。

【点评】据了解,德康农牧主营业务为生猪及黄羽肉鸡的育种及养殖,拥有生猪、黄羽肉鸡育种、养殖以及饲料生产方面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此次IPO,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拓展现有生猪和黄羽肉鸡养殖业务、发展食品加工业务、研发投入及信息科技系统、战略投资或潜在收购等。在行情低迷的2023年,德康农牧的上市无疑为行业注入了强心针。但上市之后,需警惕“前浪”的前车之鉴。期待德康农牧在未来创造新的可能。

来源:养猪信息网

编辑:王诗虹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编辑:wsh)
    2023年上市猪企十大事件丨*ST正邦易主,大北农终止收购傲农,新希望“瘦身”自救,温氏换帅,四大猪企签署“互不挖人公约”被约谈-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