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一2012年再增1000万头

  • 点击:
  • 日期:2009-03-25 18:02
  • 来源:

陈代文教授最近很忙。他正在为省科技厅牵头制订的新增1000万头生猪科技示范方案进行密集调研。“最近我做梦都在想这个问题,此事千头万绪”。

四川的生猪出栏量已做到全国第一。在中央和我省连续多年以“一号文件”强势推进“三农”工作的背景下,出栏生猪的增量已被视为助农增收的一大有力手段。

千头万绪的“生猪工作”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到2012年,我省要新增1000万头出栏生猪的生产能力。

首先要突破饲料瓶颈

3月21日下午,国家生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川农大动物营养研究所所长、博导陈代文教授,又一次来到大邑县沙渠镇的四川伯乐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了解生物平衡蛋白生产进程。

“1000万头猪吃什么?要新增1000万头生猪,就应新增300万吨饲料,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陈代文反复强调。

2008年,我省出栏生猪达9020万头,“9020万头猪,就需工业饲料2200万吨,但全省的饲料总产量只占1/3不到,大部分还是靠传统的单一饲料或粮食来饲养。许多高端饲料原料如豆粕、鱼粉、添加剂等,全靠从省外或国外市场买回”。

原料不足使四川每年要调进300万吨玉米和上百万吨豆粕。由于市场需求大,近年来豆粕市价飞涨,从前几年的2000多元/吨,涨到了现在的3400元/吨左右。这些都给“生猪工作”形成瓶颈制约。

而我省每年都有大量的酒糟、麦麸、油枯、果渣等农业副产物未得到很好利用。陈代文说,这正是他的着力重点。

2005年开始,陈代文和他的团队就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将这些农业副产物加工为替代豆粕的优质生物蛋白饲料。在伯乐福生产基地,记者看到这种生物蛋白是一种呈深褐色的粉末,微带一种酸香味。

“我们通过接种多种有益微生物对酒糟、油枯等副产物进行发酵处理,产生微生物蛋白,同时对粗纤维和毒素进行降解,改造这些劣质原料,提高其营养价值。实验结果表明,其营养价值高过豆粕。若这项技术得到推广,就可解决蛋白原料不足的问题。”陈代文说。

更让陈代文高兴的是,省内的希望、铁骑力士、新科等饲料企业,已引进了他们研发的生物蛋白进行替代豆粕的饲养试验,目前反馈良好。

依靠科技挖掘生产潜力

新增1000万头生猪出栏,也意味着要新增1000万头小猪,猪源从何而来?

陈代文的观点是:依靠科技,挖掘现有生产潜力。

他分析,我省母猪平均每头年产肉猪仅为13.6头,而国内先进水平是18-20头。目前全省生猪出栏前50位的大县出栏量占了全省70%,其能繁母猪至少有400万头,如果每头每年能增产2头肉猪,就可新增800万头。“关键是要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仔猪存活率,这就必须依靠科技力量,以现有的技术集成,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陈代文还对新增1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的硬件设施建设提出建议。他说,2007年至2008年全省新建了许多规模养殖场,由于市场原因,部分基础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若将其充分利用,可解决200万头生猪养殖场地。此外,可新建一批母猪繁育场和商品猪规模养殖场,对现有的一些猪场和养殖小区进行改造。

针对目前全省生猪养殖整体科技含量不高的现状,陈代文认为,若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组装集成并运用到位,其贡献率能达到80%,另20%则可以通过疑难技术攻关来加以解决。在实施新增1000万头生猪生产能力过程中,应组织一批专家组成攻关和推广的技术保障体系,并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和专家组滚动目标管理。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本站编辑)
    生猪出栏量全国第一2012年再增1000万头-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