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涨价引发的困局
- 点击:
- 日期:2007-10-26 18:24
- 来源:
编者:猪粮安、安天下,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也能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猪肉涨价这样一个问题,都牵动了总理的心。同时,由此引发了饲料畜牧各生产环节一系列的变动,这种变动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将如何应对。在这里,我们根据各大媒体对猪肉上涨这个热点问题的报道和分析,经过我们统一整理后形成了这篇文章,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的讨论和关注,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一段时间以来,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全国许多的地方,猪肉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攀升。尽管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餐桌上的种类也更加地多种多样了,但是猪肉涨价,或者猪肉的减少供应,还是让我们多少有一些不适应。猪粮安、安天下,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从这句话当中,我们也能够深刻地理解,为什么猪肉涨价这样一个问题,都牵动了总理的心。不久前,国务院特别成立了一个,主要副食品价格调控的应急小组。
现阶段大家的关注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是猪肉市场究竟怎么了,猪肉的价格未来会以怎样的走势去发展,现在有没有什么措施,来保证猪肉市场的稳定和供应呢?猪肉价格的上涨,给生活和工作,究竟带来了什么样影响。
从当前这个百姓的生活质量,尤其副食品的价格因素,以及当前我们百姓的收入水平,综合考虑,仅仅是猪肉涨价,对大家的生活水平,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是对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城市的低保对象,和在校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是肯定要产生影响的。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温总理也几次批示,财政部也会同有关部门,对城市低保对象,和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中专学生,制订了完整的生活补贴政策,要求对低保对象,每个月增加的补贴,不少于十五元钱。相当于给他们每人补一斤肉。猪肉在人们的副食品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当前,城市收入水平的增长情况综合考虑,其价格变动不会产生明显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中,猪肉上涨应该说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大幅的价格上涨,我们最想探究的是为什么这次的猪肉价格上涨会如此地迅猛。
生猪价格
猪价 年份 |
1986 |
1987 |
1993 |
2003 |
2007 |
猪肉收购价(元/500克) |
生猪价 ¥2.00 |
生猪价 ¥4.00 |
生猪价 ¥6.00 |
生猪价 ¥8.00 |
生猪价 ¥13.54 |
上面的图表也反映了,我们生猪价格的节节攀升,从1980年到2007年,事实上伴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我们居民购买猪肉的支出,也越来越多,因为猪肉的价格,也是进行着同步的上涨 。2006年,全年的猪肉的平均价格,比1996年还降了1.1%。就是2006年价格,十年之间没有增加,而这个期间,我们农民收入增加了86%,那么我们城镇居民,增加了134%。2007年的6月份猪肉价格比1996年也就增加了44%,2007年的7月份,达到最高峰,那么现在价格比1996年,比前十年多,也就增加了70%,还是低于农民的收入增加的比例,更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比例。
从历史数据来看,猪肉和生猪价格的涨和跌,它是有一个周期性的影响,一般的是三年左右一个周期,这一轮猪肉价格上涨,主要是2006年,猪肉价格相对偏低,当时最低的时候。 那是处于一个低谷,大概三元四角钱,全国来说平均的收购价格,三元四角,这是由于收购价格的偏低,就导致农民宰杀母猪。这影响了生猪的发展,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生产成本增加,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上涨,那么带动国内的玉米价格也上涨,加上人工费用等,养猪的成本上升。第三个原因,是疫病的影响,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在部分省市,发生猪的蓝耳病。这个病它一方面是导致母猪的流产,另一方面是仔猪的死亡,那么这三个因素的叠加,使我们国家的生猪的生产,面临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第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导致猪的供应比较紧张。
另外粮食的变化也会影响到生猪的生产。
粮食价格和猪肉价格对比
价格 年份 |
1988——1989 |
1995年 |
2007年 |
玉米价格 |
玉米价 ¥0.50 |
玉米价 ¥1.34 |
玉米价 ¥1.44 |
猪肉价格 |
生猪价 ¥4.00 |
生猪价 ¥8.16 |
生猪价 ¥14.00 |
这个表,显示了一个我们猪和粮的关系,现在提出的以及原来的研究结果,猪价格和粮的价格,大致上是1:5.5,这也是个盈亏点,现在可能到1:7多,所以农民是赚钱的。那么去年的这个上半年这个比例降到了1:4,那农民肯定是亏本的。猪粮的相关性很高,现在猪肉的价格涨了,农民能多一些增收。但是2005年的年底到2006年的上半年,农民养一头猪亏八十多块钱,所以农民他很辛苦,养了一年不赚钱,甚至是赔钱。所以当时对农民养猪的信心影响很大。这个图,也显示了我们猪价,随着粮价的高度相关性,所以稳定猪价,首先要稳定饲料价格。
还有生猪的价格上涨,是一个大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个背景是就是散养户逐步地退出市场,由于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民外出打工增多,养猪的比较效益下降,所以有一部分农民就不养猪了,这就导致了当前猪肉价格上涨。
农民从事养殖业,除了市场风险以外,还有一个疫病的风险,养殖业这个环节,要进一步地发展,就是需要国家,各级政府来扶持农民发展养殖生产,今年国家出台的政策,已经解决农民的保险问题,这是一个长远的事。现在国家也很明确,就是一定要扶持农民养猪,鼓励农民养猪,保护农民养猪。
针对农民的养殖的风险和发展瓶颈,国家现在也有很多的政策出台,基本现有十二条政策,对于农民的养殖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
1、 国家对每头能繁母猪补助50元
2、 国家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费的80%
3、 对列入国家一类动物疾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强制免费免疫
4、 国家对因防疫需要组织捕杀的生猪,给予每头600元的补助
5、 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6、 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解决养猪“贷款难”问题
7、 国家对生猪调出大县(场)给予适当奖励
8、 建立健全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猪肉储备制度
9、 加大对规模化养殖场和良种猪场的支持力度
10、严格疫情的监测报告制度
11、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生活
12、加强猪肉及其制品的市场、质量和价格监管。
在这些政策中,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为了避免猪价大起大落,合理调节市场,使市场行情趋于稳定,增强农民的生产信心。国家将建立储备肉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像猪肉这种,完全价格放开的商品,一般在正常的供给情况下,不会出现较长时间的短缺问题。那么是出现这个情况,有一个信息不对称,或者说信息反馈,缓慢、滞后的问题,才会出现大起大落。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建立一定规模的储备,对于运停市场波动是必要的。因此在今年完善国家储备体系政策里,对生猪的储备,是拿出了专项的资金要支持猪肉的储备。从目前来看呢,还不存在猪肉供大于求的问题。只有当出现国内市场,猪肉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猪贱伤农,国家会以一定的收储价格,把多余的肉先收储。
其中对于中央资金补贴,国家将采取直补直达的方式,采取一卡通,或者是一折通的办法,直接补到农民手中,将建立一套直补机制。同时此次出台的各项政策,实际上是十全大补,除了第十一条不含资金量以外,其他都是带资金的,都是要国家财政拿钱。并且作为政府来说,要起到一个引导和鼓励作用,那就是贷款贴息。在生猪调出大县的补贴也可以用于贷款贴息,也可以补充母猪的保险的保费支出,尽管已经有了专项的母猪保险的保费,但是也可以从其中协调一部分。所以国家在生猪调出大县的补贴里专门有一项用于鼓励、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农民养猪。
不过在实施农民贷款等政策的时候,存在着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贷款抵押。现在活猪不能作为抵押,农村的土地,作为集体土地,也不能抵押,所以贷款银行金融机构,它存在着贷款的风险,大多就不愿意贷款给农民。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提倡和引导建立农民合作组织,或者合作社的组织,建立农户担保体系,对农民养猪他进行信用担保,以此增加贷款的投放。在信用组织,担保组织在担保的过程当中,如果发生的金融风险,这就需要建立财政给予适当的补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除了资金和市场的问题,在养殖的生产过程中,还有一个威胁农民生产的重要问题就是疫病,国家现在对于猪蓝耳病的疫苗实行免费供应。据有关人士称,目前对生猪的疫病威胁,主要是猪瘟和口蹄疫,还有2006年下半年猪的蓝耳病。从2006底的12月份,开始研制疫苗,到5月份疫苗是研制成功,这在中国 在全世界来讲,从研制疫苗的历史上,都是非常成功的。这个疫苗目前已经在二十几个省使用了一亿多头份。从目前情况看,只要注射过疫苗的地方,都没有发生疫情。所以现在从疫情情况看,在2007今年下半年,随着疫苗的大量供应,到9月份疫苗情况得到缓解。
此次疫情的出现和涨价,其实对养猪业来讲,是养殖户调整的一个机会。未来的养殖规模可能将向三百到五百头左右的区间集中。从2002年到2006年的四年间,散养户每年从72%现在下降到58%,下降了四个百分点。一百头到五百头的在上升,这个生产规模可能就比较适合中国现在的国情。 所以,合理并循序渐进的促进养殖的规模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和波动,并切对食品安全也有积极的意义。
猪肉价格的不断攀升来谈更多的是聚焦,通过这个点来反映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中的问题,除了上面谈到的猪肉生产环节,那么在流通消费环节,市场这根指挥棒将怎样调节和保障猪肉的生产。而面对市场周期性供求波动时,国家将通过那些措施来稳定生产。
首先解决的第一个就是信息服务,就是要建立起先导性的指标,来引导农民合理地养猪,国务院政策有一条政策,就是改进现有的统计方法,由城调队来进行统计,准确地反映生猪的存栏、出栏等这些基本状况,为农民的养殖和生产服务。其次就是要对母猪,对能产母猪的保险,以次来保护生猪的发展的生产力。
另外就是要建立储备制度,就是在生猪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时候,来增加猪肉的储备,来缓解农民的卖猪难,防止比较大的起落,能够使波动尽量小一点。但是在现阶段,就是说在散户饲养还占有半壁江山的情况下,那么这种波动,在一个时期内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下去。随着规模化的饲养,逐步占主导地位,我们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才会逐步减缓。
例如岳阳的正红饲料集团,他们自己有养猪场。在市场不好时候,一头猪,农民只赚五十块钱,这是按去年五六月份的价格计算。那么在像今年价格涨的情况下,他采取把涨价的部分的一半再返给农民,农民大概能拿三百五十到四百块钱。有风险的时候,他拿个劳务费,没风险的时候,他取价差。所以规模饲养,是具有提高抗风险能力的,更重要的是,要和龙头企业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
政府为了稳定猪肉消费市场,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从上面的十项政策来看,它实际上分两个层次。政府在用两只手来促进生猪的发展和市场的稳定,一只手是从履行政府最基本职能的角度、制订政策。比如第一项,就是市场的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另外在今年其它的政策里,中央财政拿了专项资金,准备用于有关部门,建立一套市场信息体系,就是要使市场的情况,及时能够信息能够传达到有关部门和农民以及养殖户的手中。第二就是疫病防治,来自生猪生产,最大的风险可能就是疫病,现阶段这个问题是靠一家一户农民无法根本解决的,这也正是政府职能能够发挥作用,而且也是能够发挥好作用环节。国家就是既要保证农民养猪,把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好、发挥好。正常发挥市场价格的引导和调节作用,让农民从养猪中受益,有钱可赚,同时又要保证市场的稳定。使消费者也处于一个不因为生猪和其它副食品价格的上涨降而影响生活。政府是两只手调控,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最终不会因受市场的波动,受到损害和影响。 而且这些政策具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长期性、制度性、和规范性。
通过猪肉涨价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和中央对中国三农问题的关注和我想到温总理曾经说,要解决13亿人吃肉的问题,还是要靠农民,其实真正做到了保护农民的利益,让农民通过养猪有钱赚,也才能真正解决我们吃肉的问题,当然我想这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工程,并不是一句话、一件事,就能够做到的。但好在我们从政府,到各个职能部门,都已经开始了全力以赴,相信通过从破解猪肉引发的困局开始,可以促进这个畜牧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来源:农博网
- 2022-09-07涨幅高达200元/吨!新希望、海大、正大等饲料企业宣布涨价.
- 2022-09-06全面打造AIOT数智猪场,惠东生猪产业园携手广州健坤,推进猪
- 2022-09-06发改委又有大动作?!猪价要降温了吗?
- 2022-09-059月饲料再度开涨!新希望、大北农、海大、唐人神、安佑等最高涨
- 2022-09-05涨势明显!本周猪价涨约5%,但专家表示后市上涨空间不会太大
- 2022-09-02关注!大北农终止13.2亿元收购案!原因竟是...
- 2022-09-0134家农牧企业上半年成绩单公布!有企业养猪收入翻15倍!9月
- 2022-08-31许赣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猪场的清洁养殖是必然趋势
- 2022-08-315.83亿元!天邦食品上半年扭亏为盈,神农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
- 2022-08-30定了!370家!2022年广东省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现代化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