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十六大与养猪企业的发展策略

  • 点击:
  • 日期:2005-01-27 10:11
  • 来源:
十六大与养猪企业的发展策略 广东省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白石猪场 陈健雄 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历史性会议。十六大报告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十六大报告通篇贯穿一条主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穿一个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一篇富有时代气息、富有创新精神的光辉篇章,报告蕴涵了一系列重要的新亮点。本人有幸当选为十六大代表,亲身聆听了江泽民同志作的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十六大工作报告。现结合实际,谈谈十六大对养猪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发展策略。 一、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农业的论述 报告多次提到了我国的农业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地区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部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十六大报告是我国制订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作为一个养猪企业管理者,应精读研究十六大报告的精神,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养猪企业的发展。 二、中国养猪业发展现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2002年中国内地生猪存栏为4.65亿头,(约占世界总存栏量的49.74%,)出栏商品猪5.76亿头,猪肉产量4428.6万吨,(占世界总量的47.3%),居世界第一位。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的比重占65.0%。猪肉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近28个百分点。猪肉不但是我国肉类生产的主体,是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的主体,而且在世界猪肉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尽管我国的养猪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我国养猪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主要表现为猪肉中的药物残留,品质欠佳;由于我国的生物安全环境较差,疫病流行十分严重,部分疫苗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平较差,猪群的健康水平得不到充分保证,猪场不得不依靠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控制猪病,小部分生产者安全和社会公德观念淡薄,在饲料中非法使用激素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药物残留、激素超标危害人体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2、技术力量弱,疫病复杂、生产水平低; 发达国家的养猪业已基本实现养猪生产流程工厂化、自动化,猪肉产品标准化,在流通和服务领域已成自成体系,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并应用计算机进行管理,我国的养猪企业除大中型企业能运用现代的畜牧科技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生产和管理外,大部分小规模的生产者生产水平仍然低下,缺乏必要的兽医防疫技术,而规模化、工厂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数量庞大的猪群连续在一个空间饲养,加上频繁周转,常常引起应激反应增加,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高密度的猪群造成猪舍小气候环境恶劣,导致疫病在一些猪场反复爆发,持续流行。同时,新疫病的传入,使本来就很复杂的疫情更加复杂化。疫病的复杂性加上兽医技术的局限性,导致了近几年来养猪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3、品种质量和经营规模: 我国猪肉的消费已逐步向高品质、安全肉方向发展,我国目前的养猪业仍以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为主,约占全国饲养总量的75%-80%,分散的农户养猪模式所生产的猪肉产品缺少相应的规范,质量控制难度大。加上品种质量差,猪肉质量和成本不能形成应用的优势,饲养规模小,饲养技术差低、效率和效益差;由于较为分散、产供销无法实现一体化,造成市场竞争力低,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 4、环境污染问题: 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1年5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通过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并发布施行,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状况列入各县市环境保护规划中,在我国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上海和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地方政府对猪场的环境污染问题采取十分严厉的管理措施,想方设法减少当地猪场数量和生猪饲养量,甚至实行关、停、转、改,养猪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5、企业运行机制的局限性: 国有养猪企业由于企业经营机制不够灵活,经营者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有些采用“公司+农户” 产业化运行模式的养猪企业,以利益为纽带形成疏散的合作关系,由于范围广、环节多,产品质量控制难度大。 6、养猪生产发展过快,市场供大于求; 1997年,我国生猪价格大幅度上涨,全国从南到北掀起了养猪的热潮,许多根本就不懂养猪的人员和企业,甚至房地产开发商都办起了猪场,养猪规模不断增大,规模养猪户和大型猪场相继出现,猪肉市场供大于求。 7、食品结构变化,猪肉的替代品增多; 随着养殖业特别是水产业的不断发展,畜产、水产等食品不仅种类繁多,而且价格便宜,从另一个方面也使猪肉产品的消费量减少。 8、行业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争取政府把一些管理职能交给协会去办方面下功夫,这与国外的行业协会有较大的差别。 三、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促进养猪企业的健康发展; 面临着种种考验的养猪企业,应如何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应如何结合本单位实际、制订实施相应的发展策略、从而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一)十六大报告指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养猪企业的管理者应思考如何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提高猪肉及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从种猪选育种、饲料生产、饲养管理、疫病防治、药品使用、屠宰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而严格的管理控制。从而增强养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使猪的质量得到提高又能减少猪肉中的药物残留? 1、优良种猪的重要性 优良的种猪可以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包括提高猪场猪的产仔数、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瘦肉率、体型结构、屠宰率、肉质等指标。 但目前仍有部分小规模的不法饲养者没有通过引进优良种猪,改良品种,加强管理来提高猪场生产水平和猪产品的质量,而是在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β-兴奋剂)、莱克多巴胺等方法来提高猪的瘦肉率和饲料报酬。 2、采用优质饲料,提高胴体品质; 使用质量信得过的饲料,确保饲料中不含激素等违禁药品,各项药物的使用标准严格按照国家或国际标准来执行。在外贸系统和部分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猪体中盐酸克伦特罗、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氯霉素、磺胺等药物的残留已引起高度重视,已有部分外贸猪场因检出四环素、氯霉素、盐酸克伦特罗等药物的阳性或假阳性而被有关部门勒令停止出口。 3、提供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猪场应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做好小气候环境的控制,高浓度的有害气体不仅使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降低猪的生长速度,并且还对猪舍设备有腐蚀作用。通过提高通风速度和降低饲养密度,改善环境条件,可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4、做好猪群的保健及疾病的预防工作; 工厂化猪场高密度的饲养方式,数量庞大的猪群在一个空间连续饲养,加上频繁周转,高密度的猪群造成猪舍小气候环境恶劣,常常引起应激反应,猪只机体抵抗力下降,猪易感染各类疫病或激发呼吸道疾病,特别是近年来出现了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猪圆环病毒等能产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出现了如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引起发病率越来越高,造成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推迟上市以及管理上恶性循环等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困扰着猪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 由于疫病复杂,绝大部分猪场不得不使用各种各样的抗生素类药物去控制,由于使用药物方法不当,常会出现药物残留等问题。因而应用安全无毒的药物控制猪病,已成为养猪企业管理者重视的问题,切勿使用禁用药物,如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已烯雌酚、氯霉素等;少用易残留的药物:四环素类(金霉素、土霉素等)。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如氯霉素、磺胺类等)、出现过敏反应的药物(如四环素类、磺胺类等)。 在欧盟各国,泰乐菌素、维吉尼霉素、杆菌肽锌、螺旋霉素、喹乙醇等药物已被禁止在饲料中使用。在我国,也有很多优秀的动物保健品企业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如广东腾骏药业有限公司利用中草药原料生产的“福”牌系统中药制剂,如“福而好”、“福舒安”等,对猪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有良好的防治功能,经国内多家大型养猪场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另外,他们还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功完成了抗猪呼吸道疾病药物“加康”的投产,并且在原工艺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突破,不仅使用效果显著,而且无盐酸克伦特罗假阳性、无氯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等药物残留。 (二)十六大报告指出:“适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面临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形势,养猪企业应利用好WTO中关于农业的相关政策,例如:按照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绿箱”政策的规定,国家在农业科研、疾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咨询、市场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和补贴是合法的。而现在“绿箱”补贴占我国整个农产品补贴的三分之二以上。养猪企业应联合起来,争取政府加大对养猪业的扶持力度,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补贴政策的扶持。 (三)十六大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作为养猪企业,应适应形势的发展,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养猪业产业化经营的开展。利用较大型的养猪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使养猪业通过“科研+公司+农户+贸易”的经济联结,逐步向科技、生产、基地、加工、运输、营销、服务等多环节延伸,面向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向形成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的大养猪产业化体系方向发展,让养猪户通过大型养猪龙头企业融入市场,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利用部分养猪龙头企业已创立的品牌,培养一大批紧密型合作和松散型合作的养猪户和养猪场。大型养猪龙头企业应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把养猪户是否真正得到实惠看作自己能否建立可靠的生产基地、能否保障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以综合经济效益为企业最终经济效益,正确处理和养猪户的经济关系。进一步完善和养猪户的购销合同,形成大型养猪龙头企业与养猪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在市场不景气时,对养猪户采取保护价收购的措施,保证农民养猪不受市场风险的干扰,提高农户养猪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的主导产业和生产基地不断扩大、“公司+农户”的组织更加巩固,达到公司、农户双赢的目的,促进企业向跨区域、跨国界、集团化的方向发展,带动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四)“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农业” 以后,将有更多的、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农业(包括养猪业),狼来了!中国的养猪企业是变成狼?还是守法经营,促成良性循环?其实这两种提法都对,中国的养猪企业要做的事,必须提高自身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从提高企业的洞察力和预见力、技术创新能力、人才竞争力、战略决策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应变和营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努力,培养并形成独特的竞争力,与外来的狼一样强壮,才能与其竞争;也必须依照相关的法规和行业道德办事,促进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才能求生存求发展。 (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养猪企业的经营管理; “三个代表”思想说起来好象政治的味道很浓,其实,把它应用到养猪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却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要求我们养猪企业应该应用现代动物科技和现代管理理论,提高猪场管理水平、生产水平;“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我们应探索和建立适合于本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价值,增强养猪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素质和积极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养猪企业管理者应守法经营,在提高本企业效益的同时,对外应维护消费者利益,为社会提供优质、健康的猪产品,对内应关心员工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高员工生活和工作待遇,在经营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七)十六报告闪烁其间的就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报告中多次提到“新视野”“新概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并提出“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 “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并且强调了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性。作为养猪企业,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进取,加强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除了通过经验积累之外,创新是形成竞争优势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创新一般包括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面。通过体制创新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种猪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通过日常的生产过程管理创新、市场营销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方面,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养猪企业管理者的任务应是:在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形成鼓励创新的良好企业文化。尽可能释放全场员工的潜能,挖掘员工潜力。猪场内部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的关键在于:在争取有利的发展环境和机遇的同时,努力培育自身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不断发展专有技术、培养造就一支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专有人才群体。创新建议活动是开发企业内部智力资源、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的的重要方式,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在各管理层、业务、营销人员中开展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活动、在猪场全体员工中开展岗位创新建议活动,通过创新建议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意识,为猪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奠定基础。在养猪行业中,广东白石猪场、深圳农牧公司在猪场管理中都采用“赛马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避免遭受末位淘汰。白石猪场更是以“科技兴企、管理创新”做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真正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培养与时俱进、开放性的思想,易于接受新事物,及时应用经可靠验证的新技术、新工艺(如全进全出、SEW、人工授精)、新设备(如水帘降温、B超等)、新药品、新观念(生产兽医学、重视驱虫工作等观念)。 (八)“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和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国家环保法颁布后,环保部门对养猪场污水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妥善处理好猪场的污水问题,显得特别重要。猪场应结合本场的具体特点,建立完整的废物(死猪尸体及粪便等)污水处理系统。粪便、污水的处理方法应在投资少、效果好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分级处理。 提倡走农牧结合的道路,如猪—鱼结合、猪—果(果林)结合,综合利用既能解决污水问题,又能提高综合效益。 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养猪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难得的机遇,猪场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只有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树立“微利”竞争意识,通过应用现代化养猪技术,强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在竞争中不断增强企业实力!力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工作报告) [2] 刘海良.我国养猪业概况及国外养猪业发展趋势;《中国工厂化养猪研究进展论文集》5~7 [3] 唐 诗.现代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是发展养猪业的必然趋势;《中国工厂化养猪研究进展论文集》28~29 [4] 王爱国.入世后我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工厂化养猪研究进展论文集》16~18 [5] 陈健雄.现代养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猪与禽》,2001,(5):28~31. [6] 王林云.中国养猪业:如何迎接WTO的挑战;《养猪业》2002,(1):4-5 (作者简介:陈健雄,男,广东中山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白石猪场总场场长,中共十六大代表,高级兽医师,博士研究生,多年从事企业管理、畜牧生产、育种和疫病防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编辑:超级管理员)
    十六大与养猪企业的发展策略-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