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深特区内生猪供港成历史(图)

  • 点击:
  • 日期:2005-01-27 10:11
  • 来源:
深特区内生猪供港成历史(图) 猪场养殖与特区对高科技产业和城市综合环境素质的要求发生冲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活猪、禽类养殖一度成为特区初创期的一大经济支柱。 ●随着特区对高科技产业和城市综合环境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深圳市政府决定特区内将不再承担任何形式的猪场活猪加工贸易生产。 ●特区以外二区的猪场畜牧经过4~5年重整规划也将完成“扫尾”,养殖场将陆续搬迁到毗邻深圳的周边地区,它们将为香港市民提供充裕、优质、可靠的肉禽供应。 近日,随着最后一批、总计39头健康生猪由文锦渡口岸缓缓驶抵香港,深圳特区内持续近二十多年的供港猪场生产正式“结业”走进历史。记者从深圳检验检疫局获悉,为适应深圳经济特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及环境保护的要求,特区内今后将不再承担任何形式的猪场活猪加工贸易生产,特区以外二区的猪场畜牧经过4-5年重整规划也将最终还“场”为城。 关内猪棚见证特区初露峥嵘 作为输港活猪专列最后一批“乘客”,39头健康食用生猪在经过蛇口检验检疫局严格的检疫监管后,于4月29日下午3时左右顺利抵达香港。随着该班运载任务的完成,深圳经济特区内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定点、定期提供猪场生猪的历史圆满画上句号。“特区内供港活猪养殖场是随着我国的开放改革而发展的,高峰期拥有供港猪场3个,主要分布在盐田沙头角、南山西丽等当时相对偏离中心区的东西两地。”一提起特区猪场的“家谱”,与动物检疫打了数十年交道的深圳国检动检处黄处长依然饶有兴致。 据介绍,第一批特区猪场大多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当年按照深圳特区经济一创电子产业、二打畜牧养殖的战略部署,关内关外的活猪、禽类养殖获得稳步发展,以至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如今看来初级单一的猪场养殖就一度成为特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 “通过面向香港市场的适销供应,既开发了边僻土地资源,又直接有效引进了香港先进的加工生产管理模式。”黄处长介绍,即使是在深圳创业期,特区内猪场每年供港的生猪均保持在2万多头。 使命完结是市场发展必然 然而随着深圳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转型,特区对高科技产业和城市综合环境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与本身粗放的、环保薄弱的猪场生产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首要问题是土地资源的占用成本加大。随着特区建设开发的深入,关内土地利用迅速升值,特区内大面积圈养生猪、禽畜的经营方式不再符合实际效用;其次是环境不允许,脏臭的猪场不可能融入特区已经形成的城市环境素质。” 深圳市环保局环境监测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除现营的供港定点猪场以外,自1995年起,深圳市已不再审批核发各类特区内猪场养殖的相关环卫许可。而深圳检验检疫局对所有供港猪场实行统一检验检疫卫生注册制度,也于1998年正式启动,包括当时惟一一家关内猪场———坪朗猪场在内的15家的经营性猪场进一步接受检疫安全规范。 据环境监测处该负责人介绍,综合新的城市发展定位,深圳市政府组织专家调研后认为,特区内目前已不再适合开办任何形式的猪场经营。考虑到猪场经营的实际,政府管理决定通过政策引导、特区内猪场自行结业的方式完成产业过渡。“因此此次深圳坪朗猪场结业带来的特区内供港猪场的全面清场,说到底是一种市场行为。” 养殖场将搬到深圳周边地区 据介绍,在深圳特区坪朗供港猪场正式停业以后,关外的宝安、龙岗两区现营的14家国营、股份及合资的注册猪场仍将维持经营活动及活猪供港任务。深圳检验检疫局表示,由于一直以来特区内供港猪场占深圳全市的比重不大,因此香港市场的生猪供应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生猪的输港保障将一如既往、坚实无二样。 与此同时,据环保部门人士透露,根据今后深圳市整体建设的需要,宝安、龙岗两区现营的猪场将有望在今后4~5年时间里进一步实行场地优化调整,这些地区的供港生猪养殖场将陆续搬迁到毗邻深圳的周边地区。内地输港的鲜制品专列“三趟快车”仍将定时定点地为香港市民提供优质、可靠的肉禽供应。
    (编辑:超级管理员)
    深特区内生猪供港成历史(图)-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