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及其对策

  • 点击:
  • 日期:2005-01-27 10:11
  • 来源:
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及其对策 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不仅关系到畜牧业发展,而且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普遍关注的政治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畜牧业管理者和生产者为追求畜产品数量的提高,以满足人们对肉奶蛋及其制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往往忽视了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随着我国畜牧业20多年持续增长与发展,畜产品数量有了很大的增加,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问题越来越关心,对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此外,我国加入WTO后,如果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不解决,国内的畜产品就出不去,而国外的畜产品不断涌进来,这必将会影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因此,面对畜产品安全与卫生的标准将与国际接轨的形势,抓好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工作就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下面就影响畜产品安全与卫生的因素和如何抓好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工作两个方面的问题作一阐述: 1 安全卫生的畜产品的定义 畜产品是指动物胴体、脂、脏器、血液、头蹄、绒、骨角及其制品。 安全卫生的畜产品应无传染病、寄生虫病侵袭;无有害药物残留;无注水及掺杂使假;无不良气味和色泽异常,并来源于非污染环境且无外源性的二次污染。 2 影响畜产品安全与卫生的因素 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和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是影响畜产品安全与卫生最重要的因素。 2.1 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 使用违禁药物和长期超标使用兽药尤其是抗生素及激素,使药物在畜产品中残留,导致畜产品品质的降低,不仅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而且影响畜产品的出口贸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欧美一些国家用激素来促进动物生长,长期摄入残留有激素的畜产品不仅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而且会导致儿童的性早熟及肥胖症。磺胺类药物会破坏人的造血系统,导致溶血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和血小板减少症;苯丙咪唑类药物有引起人体细胞染色体突变和致畸胎作用;氯霉素能造成人体骨髓造血机能的损伤;盐酸克伦特罗能引起人的心慌、心悸,1990年西班牙43人因食用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动物肝脏而发生中毒,随后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发生类似事件,1998年香港17名居民因食用内地供港猪肉内脏发生中毒,原因是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2001年8月23日广东信宜发生了250人食用含盐酸克伦特罗猪肉的严重中毒事件,故早在1997年农业部已明确规定禁止盐酸克伦特罗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在过去几十年内,抗生素被普遍用来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由于长期超剂量的使用抗生素添加剂,会使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加重了耐受这些抗生素菌株的传播和扩散,使同种和同类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和较叉耐药性,出现抗生素无法控制人体细菌感染的情况。为此,欧盟从1999年开始禁止杆菌肽锌、螺旋霉素、磷酸泰乐菌素等4种抗生素作为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此外,畜产品中的残留药物还会引起人体的过敏反应,尤其是牛奶中青霉素类和磺胺类的药物残留,轻者会皮肤过敏、瘙痒,重者会出现急性血管性水肿和休克,甚至引起死亡。 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不仅危及人体健康,而且会导致畜产品出口受阻。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曾多次发生因冻鸡、兔肉、蜂蜜等出口产品残留超标,被外方退货、索赔事件。1996年欧盟发布禁止中国鸡、兔产品出口该地区的禁令,给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损失。 2.2 畜产品中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寄生虫病 畜产品中的许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以感染人和脊椎动物,目前人畜共患病有250多种,其中包括爱滋病、口蹄疫、鼠疫、狂犬病等,尤其是近年来疯牛病、口蹄疫、裂谷热等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不仅给发病国家造成严重的灾难,而且波及到世界各地,已引起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随着我国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交往日益增多,传播动物疫病的机率增大,尤其是加入WTO后,畜产品贸易更加频繁,动物疫病随着人员、物资和畜产品入境的可能性会更大。近年来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曾多次从进口畜产品中截获蓝耳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检疫性有害生物。2001年吉林发现了来自疯牛病疫区的牛副产品10吨。3月20日蒙古在与我国接壤的西部发生的口蹄疫,对我国的畜牧业生产构成了很大威胁。 2.3 畜产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 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天然的有毒有害物质和饲料中过量添加的微量元素在畜产品中大量积蓄,会导致畜产品品质的降低,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与地质化学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如铅、镉、汞、砷等金属元素和氟,在一定程度上受地质化学条件影响,但主要还是由采矿、交通、工业、排污等人类活动带来的。有机污染物如亚硝基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二?英、多氯联苯等,在环境、饲料和食物链中具有易富集、难分解、毒性强等特点,对畜产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1999年5月比利时就曾发生因饲料污染而引发的二?英严重中毒事件。 为了促进畜禽生长、改善畜产品的外观而在饲料中过量添加的微量元素在畜产品中大量积蓄,会导致畜产品品质的降低,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高铜对猪具有促生长作用,使许多饲料生产厂家在猪饲料中添加高铜,而铜易在肝中积蓄,摄入高残留铜的猪肝后会危害人体健康。高锌可促进仔猪生长和降低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发生率,我国饲料中锌的添加量日渐增高,有的甚至达到3000mg/kg以上,成为畜产品中的不安全因素。为了改善畜产品的色泽,有的企业大量使用阿散酸、洛克沙生等有机砷制剂,而砷特别容易在动物体内富集,摄入砷残留的畜产品会影响人体健康。 此外,植物性饲料中的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生物碱、棉酚、皂蛋白酶抑制剂以及动物性饲料中含有的组胺、抗硫胺素也会导致畜产品品质的降低,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3 如何抓好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工作 3.1 各级政府重视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工作 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工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保障措施,是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加强的政府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存、社会安全和国际贸易。畜牧业正在托起农业经济“半边天”,挑起农民增长的大梁,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畜牧业不再是副业,而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对当前国际国内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卫生非常关心。多次就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药物残留等作了重要指示。因此,应当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真正重视起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安全与卫生工作。 3.2 切实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确保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 保护动物健康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确保“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达到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要求。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抓: 3.2.1建立官方兽医体制: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畜牧业比重的增加,面对已加入WTO的形势,我国在兽医体制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将加大,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畜牧体制将逐步被官方兽医体制所取代。 兽医工作是政府行为,代表官方行使免疫、检疫、监测、诊断等工作,保障本辖区内生产出无病原菌(虫)污染和无有害物质残留安全与卫生的畜产品。从某种程度上,只有兽医工作的位置被摆正了,畜产品安全与卫生才有了保障。 3.2.2搞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是我国对动物疫病防制实行区域化管理的一种形式,即选定一些条件较好的区域,集中一定物力、财力和人力,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增强对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和控制能力,同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控制、扑灭和净化一些重点疫病,降低动物发病和死亡率,保护和促进畜牧业生产发展,提高畜产品质量,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处市场的竞争力。自1999年以来,浙江省已先后在38个市(县)实施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已初见成效。但需要巩固、完善和提高的工作还较多,今后还要继续努力,争取把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成达到欧盟要求的出口基地。 3.2.3加强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确保动物健康无疫: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是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动物健康无疫和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只有对动物疫病进行及时明确的诊断,才能采取果断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只有定期、持续、跟踪性对疫病进行监测,才能知道疫病的免疫状况和疫情动态,才能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和综合防制措施。因此,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高度重视动物疫病诊断监测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定专业技术人员,划拨诊断监测工作经费,切实开展工作,尤其是加强对种畜禽场和大型养殖场(户)的定期监测工作。 3.2.4加强检疫监督工作:检疫工作是保证畜产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加强对生产的畜禽和经营的畜产品的监督管理。加强产地检疫,对于出栏的动物,无论其用途、去向如何,都要派员到场到户检疫,保证将可能患病的动物限制在饲养场与户内。同时加强屠宰、流通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逐步提高检疫手段和方法,确保各项防治计划的顺利实施和畜产品的安全生产。 3.3 加强兽药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规范兽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要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工作,严厉打击处罚非法制售假劣药,严禁非法生产国家已明确禁止生产的兽药。各兽药生产厂要严格执行《兽药管理条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件》及配套规章的各项规定,按GMP要求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提高产品合格率。各兽药使用单位要严格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停药期等,禁止使用违禁药物或可能具有“三致”作用和过敏反应的兽药。 3.4开展兽药残留的研究和检测工作,建立并完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 近年来,我国兽药残留的研究和检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着较大差距。为此,我们首先要加快兽药残留的立法工作,并完善相应的配套法规,使兽药残留检验工作的开展和结果的处理有法可依,其次要建立从国家、省到地市的兽药残留检测机构,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制订近期监督检验计划,弄清我国目前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及残留状况,为今后我国残留监测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同时加强兽药残留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力争早日与国际接轨。 2001年农业部已把对人体健康危害大,国外重点监测,国内有滥用倾向的20种兽药列入今年残留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的制订计划,表明我国兽药残留监测检验工作已经起步。 3.5加强动物卫生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 3.5.1建立健康动物卫生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动物防疫体制,加大动物卫生管理力度,并根据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和国民经济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污水排放标准及残留药物监控标准,对重大疫病应建立起快速应急机制,以法规形式制定防止方案。 3.5.2认真研究处理动物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动物的粪便和生活污水、废弃物、臭气等排放既集中量又大,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资料表明:万头猪日排放置达100-150吨,年达3.5万-5.0万吨;1个万只蛋鸡场,年排放粪便7300吨;每出栏1万只肉鸡可排放鲜鸡粪30-40吨;1个千头奶牛场,年排放粪尿1.8-2.0万吨;为此,应认识到畜牧业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大力发展环保型、生态型畜牧业,推广渔牧结合、果牧结合以及种植、养殖、沼气一体化生产模式。 3.5.3加强对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由于动物饲养密度大,畜产品流通范围广,因此老的疫病没有安全控制和扑灭,新的疫病不断出现,流行快且面广,加上管理不善,病死牲畜数量有增无减,有资料表明,规模场乳猪的死亡率达4.5%-7.0%,鸡和鸭的死亡率在10%以上。因此,必须加大对病死畜禽无害化的处理力度,在畜产品的生产、流通中要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和《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处理,确保人民健康和防止动物疫病流行。在有条件的养殖业发达地区,政府应当建立动物无害化处理场,使社会上病死畜禽集中处理,防止病死的畜产品流入市场和疫病蔓延。 总之,畜产品安全与卫生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建设,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搞好畜产品安全与卫生工作是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责无旁贷的责任与。畜产品安全与卫生工作,必须自始至终贯彻到从动物饲养管理生产、防疫检疫、屠宰加工和流通各个环节,确保畜产品无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侵害,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无异常气味和颜色,无掺假注水,使广大人民不仅能吃上“放心肉”、“放心蛋”和“放心奶”。
    (编辑:超级管理员)
    畜产品的安全与卫生问题及其对策-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