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河南农民的“生态养猪经”:给猪放音乐、挠痒痒

  • 点击:
  • 日期:2011-02-10 09:4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下,低碳、生态正悄然走进中国新农村,中国农民正探寻着更为健康、生态的种植方式。

“猪健康,人就健康;猪快乐,人就快乐。”听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在农民张砚斌的眼中却是个“法宝”,而这正是“快乐猪”的宣传用语。

40岁的张砚斌是河南省兰考县南马庄村党支部书记,新年话新事,他最得意的是去年首创的50头“快乐猪”被抢购一空。“快乐猪不用饲料,都是用野菜、麸皮、玉米籽等喂大的,这就形成了低碳、生态。”

“一头猪净赚2000元,农民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收。”兔年新春第一天,张砚斌站在村委会门前向记者说,“快乐猪”之所以价格高、肉质好,主要是讲究快乐喂猪法,“和它说说话,给它挠挠痒,还要注意观察它喜欢吃什么,推崇的是自然养殖。”

不过,如何确保“快乐猪”是否真的“快乐”呢?头脑灵活的张砚斌注意到相关信息后,想出了通过数码拍照、电子邮件或QQ的方式定期向认养客户发送相关资料。他表示,今年该村将养殖200头“快乐猪”,然后在猪圈内放上音乐,安装上摄像头,“客户可随时查看每头猪的情况。”

“快乐猪”只是南马庄生态村建设的一个缩影。据张砚斌介绍,自2004年始,该村尝试种植无公害大米,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鼓励下,村民杨素贞成为南马庄360户村民中第一个有机耕作水稻的实践者。

2006年,该村村民开始尝试原生态农业生产,并创新模式进行“购米包地”,来自北京市的79家单位和个人以最少半亩、最多100亩预购了这里31户社员的无公害大米,北京市民消费者的名字被写在千里之外的田地内的石碑上。

对口挂职的兰考县委常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慧丽认为,这种文明消费理念,城乡互助新机制、交易新模式,让城乡真正结成友好信任的亲戚般关系,促使农民安全生产,市民健康消费,实现了公平贸易,构建了城乡和谐。

而从“购米包地”中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进行小杂粮、藕蟹混养以及有机蔬菜种植和自然养殖法试验,生产出了有机大米、纯天然小杂粮、坑塘野鱼、莲藕、螃蟹、快乐猪猪肉、有机柴鸡及鸡蛋等农家食品,还引进了生态民居、发酵床自然养猪等环保元素。

2009年4月1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副曾来到南马庄考察,对这里的进行合作生态村建设工作予以肯定。

展望新的一年,作为南马庄“掌门人”的张砚斌向记者表示,明年将在全村继续扩大“藕蟹混养”立体生态农业种养面积,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旅游观光农业,搞好配套服务,吸引游客到南马庄赏荷花、吃螃蟹,打造生态旅游农业村。

    (编辑:admin)
    河南农民的“生态养猪经”:给猪放音乐、挠痒痒-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