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山村违建养猪场 整治力度要加大(组图)

  • 点击:
  • 日期:2011-08-26 10:57
  • 来源:福建日报
溪水淙淙,流淌的却是臭水。
山村违建养猪场 整治力度要加大
溪水淙淙,流淌的却是臭水。


近日,闽侯竹岐乡罗洋村村民向本报反映,称由于猪肉价格居高不下,村里兴起一股“养猪热”,今年新冒出七八家养猪场。养猪场废水未经处理,直排到小目溪,昔日清澈的溪水浑浊不堪,散发恶臭,更可怕的是,这些水最后汇入闽江,直接影响着闽江水质。

接到村民投诉后,记者于即日前往实地进行调查。

罗洋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海拔500多米,人口1000多人。当天,在村民老邓带领下,记者来到洋中自然村。四周修竹成林,溪水淙淙。老邓指着一处养猪场说:“这就是今年新建的养猪场,大概养了百来头猪。”养猪场旁的溪水散发出恶臭,“这些溪水跟酱油一样,都是养猪场祸害的,原来溪水清澈见底。”老邓气愤地说。在笔架山山坡旁,记者发现了3处新近平整的土地,面积约有二三亩,这些都将用来建养猪场。“今年猪肉价高,不少养猪户赚了钱,其他村民纷纷效仿。”老邓说,“有的养殖户尝到了甜头,从其他村民手里买地,扩大养猪场规模。”

记者与几名村民攀谈时,一名村民笑着对记者说:“如果让我养300多头猪,即使让我当村委会主任我都不稀罕。”该村民给记者仔细算了一笔账,现在出栏的猪每50公斤价格是980多元,而去年价格才700多元,为此,许多村民打起了养猪主意。

罗洋村村委会主任邓杨华告诉记者,今年初以来,新建了七八家养猪场,现在村里共有17家养猪场,最大的有五六百平方米。“这些养猪场都是未经审批建设的,目前都发了整改通知书,但收效甚微。”

距离罗洋村约5公里,小目溪在里头自然村形成一个弯,眼前的景象更加触目惊心。记者看到,溪水呈碧绿色,溪面还有不少泡沫,散发出臭味,“这两年来,村里的蚊子明显多了。”邓杨华说,“工作很难做,大家都很熟,虽然整改通知书发了,但是没有一家愿意自拆。”

小目溪是该县主要河流之一,主河道长23公里,通过竹西村水闸最终汇入闽江。小目溪水质从2007年开始下降,氨氮指标超标,虽然造成水质下降的原因众多,但是畜禽养殖污染是最主要的原因。“这里不仅有村民自建的养猪场,还有前两年从平原乡搬过来的,情况很复杂。”邓杨华说。不仅罗洋村,还有火炬村、半岭村等,也有类似情况。

养殖废水还影响农作物。“养猪场的废水流入稻田,虽然稻子长得又高又壮,但稻谷却是空心的。”更让邓杨华担心的是,村里正在洽谈生态休闲农业项目,目前正处于勘查阶段,“如果环境污染了,不知道这笔上亿元的项目会不会黄了。”

闽侯县畜牧渔业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闽侯县畜禽养殖区域分为禁养区、禁建区和可养区,禁养区就是禁止任何畜禽养殖,禁建区就是限定畜禽养殖数量,禁止新建畜禽养殖场,除了二者之外,就是可养区。闽江干流两侧外延1000米范围内区域,闽江支流两侧外延500米范围内区域,都是禁养区;闽江干流外延1000-2000米范围内区域,主要支流两侧外延500-2000米范围内区域,属于禁建区,“这是针对主要水源的规定,禁养区和禁建区还有很多规定。”该工作人员表示,所有想申请生猪养殖的,都必须在可养区内,经过环评,报县政府有关部门会审,并且排放达标,同时,必须建立规模化、标准化的养猪场(户)。

竹岐乡副乡长谢智榕告诉记者,乡里正下大力气整治,目前已完成对罗洋村养猪场的摸底工作,同时组建了20支巡逻队进行巡逻,禁止新建养猪场。对于拆除的养猪场,政府将给予每平方米100元左右的补偿。“目标是只出不进,不让猪苗进来,让养猪场往可养区发展。”据谢智榕透露,小目溪流域和金水湖将是下半年整治重点。

    (编辑:admin)
    山村违建养猪场 整治力度要加大(组图)-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