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军:科学养猪“领头雁”
- 点击:
- 日期:2011-09-26 18:27
- 来源:张家口日报
万全县安家堡乡王玉庄村以前是个穷山村,如今依靠生猪养殖业发展成了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这一切归功于选对了一名好支书——王永军。
1997年,在乡政府上班的王永军当选为王玉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村民人均收入不足600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面对父老乡亲渴求致富的企盼眼神,他暗暗立下誓言:一定要挖掉穷根,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上任后他多方打听得知沙岭子等地暖棚养猪效益不错,自掏腰包先后多次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并率先带头买回30头小猪崽,当年就获利1万多元。“猪能这样养,还能赚这么多钱!”村民的心活了,跟着搞起了暖棚养猪。
2002年王玉庄村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扶贫开发重点村,他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做规划、争项目,坚定的决心赢得了上级扶部门支持,在村南兴建了养殖园区。为提高生猪品质,他多次到天津通过关系和宁河国家级种猪厂联手协作,建起优良种猪繁育基地,带回了杜洛克、大白、长白等新品种,并买回了B超、人工受精等设备杂交本地猪,基地进行自繁自养,改良品种,缩短生猪出栏周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瘦肉率,使生猪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他还多方争取资金,在养殖园区内兴建了生猪交易市场,日交易量达到300多口,彻底解决了群众卖猪难、猪价低的问题。为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07年他牵头组织成立了养猪协会,2008年又成立了养猪专业合作社,并到河北工商局驻北京办事处为自己的“猪宝宝”注册了“王玉庄”牌生猪商标,极大地推动了养猪产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在他的带领下,全村走出一条以暖棚养猪为主导产业的富民之路,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目前,全村暖棚养猪户121户,年猪饲养量达2.5万口,年出栏生猪突破2万头,全村人均年增收2万多元,“王玉庄”牌生猪销往北京、天津、包头、大同及周边省市。“不要钱、不要物,就要一个好支书”,这是王玉庄村民总结出来的顺口溜。王永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一致拥护和爱戴。
- 2022-09-05涨势明显!本周猪价涨约5%,但专家表示后市上涨空间不会太大
- 2022-09-0134家农牧企业上半年成绩单公布!有企业养猪收入翻15倍!9月
- 2022-08-12继正邦后又一养猪大户暴雷?!正邦 “断料”风波已解决,代养户
- 2022-08-01下半年养猪平均利润率达20%?!......这场会议透露了这
- 2022-07-28“最高养猪大楼”即将投产!头部猪企投资近百亿,“楼房养猪”靠
- 2022-07-25“养猪大户”被曝买不起猪饲料,出现猪吃猪惨剧!代养户被迫考虑
- 2022-07-22必威安泰邀您参加2022年广东猪业创新发展大会
- 2022-07-21多省上半年生猪出栏数据公布!哪里猪最多?湖南一养猪大户突遭意
- 2022-06-23注意!强降水即将结束,35℃高温天上线,“养猪人”千万要记得
- 2022-06-22让一头猪要节省70元成本的健坤公司,又中标恩平生猪产业园信息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