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试养一头母猪起家 残疾人猪倌捧上“猪宝盆”(图)

  • 点击:
  • 日期:2011-11-17 16:16
  • 来源:胶东在线
残疾人猪倌捧上“猪宝盆”
招远市中五里村的残疾人王寿玉给记者介绍残疾人扶贫基地的帮扶措施

谈起招远市中五里村的残疾人王寿玉,村里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一个残疾人,凭着自己努力,从试养1头母猪开始,到发展年出栏生猪30多头,年纯收入2万多元。在招远残联的帮扶下,王寿玉和全市其他100为特殊“猪倌”,奋力拼搏,甩掉了贫穷帽子,家家都捧上“猪宝盆”。

15日,记者来到了招远中五里村。村里的王寿玉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失去了劳动能力,因为治病家里欠了不少钱。

记者敲门的时候,王寿玉和妻子正在猪棚收拾卫生,不大的棚里分割成了四个小猪圈,按照出生时间不同,王寿玉把小猪们分开饲养。环顾四周,猪圈被王寿玉夫妻俩收拾得整整齐齐,小猪的粪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十几头猪仔也是养得健健康康。

在和记者喂猪的时候,王寿玉老伴张淑珍告诉记者,家里的母猪最近又产下12头小猪崽,算上年底要出栏的几头猪,“今年又能过个好年了”。

喂完猪仔,王寿玉给记者隆重地介绍了独住在院里“雅间”的母猪。王寿玉笑眯眯地看着母猪咣咣地吃食。他说,这是市里助残免费送的荷兰“托佩克”猪,是他们家的“功臣”,“生一窝猪宝宝,全家花钱就有指望了”。

因为身体残疾,王寿玉在外打工和种田的收入都无法满足家用,而且孩子上学和老板的医药费都成了重重的负担。王寿玉觉得照这样下去,不但赚不到钱,没法给自己和爱人治病,生活也会难以为继。就在他们全家迷茫、无助的时候,招远市残联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喜讯,残联与鑫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给他们家送来了一头荷兰“托佩克”母猪。

在多年的实践中,招远市残联也认识到,输血不如造血,帮助残疾人脱贫最重要的就是要帮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残联发现鑫旺公司的“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非常适合残疾家农户,于是残联依托鑫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办残疾人扶贫基地,带动残疾人发展养殖业。

招远市残联副理事长栾金兴告诉记者:“为了让残疾人能尽快掌握养殖技术和防疫技术,基地每年在范围内划片办班二次以上,培训400人次,并无偿发放教材等学习用品。残疾人养殖户既可以把生猪卖给基地,也可以自行销售;为了保护残疾人养殖户的利益,基地还和他们签订了协议,规定了生猪的最低保护价。”

“家里养一头母猪,一年产20头仔猪,出栏时每头平均100公斤。育肥的猪,每公斤最低能卖15元钱,总收入就是3万块。除去3000元的含饲料、防疫等母猪饲养成本,再扣掉仔猪育肥的11000元的费用,这一年最少的利润是16000块钱。”老伴张淑珍给记者算起了养猪帐。

王寿玉说:“一亩地一年往好里说能挣上1000块钱,三亩地也就三千多块钱。现在喂猪一年什么都去了也能挣两万块钱,要不说政府给这个猪真是发财了。”

从2006年开始,招远残联每年在招远市范围内安排100户残疾人,从事养猪项目。在养殖户的选择上,本着有脱贫能力的贫困残疾人做为扶持带动对象。采取个人申请,村居代表研究通过,张榜公示,最后残联确定的方式。迄今为止,招远残联已经为养殖扶贫基地投资120万元,辐射带动600户贫困残疾人发展养猪业,每户年均增收万元以上。

    (编辑:admin)
    试养一头母猪起家 残疾人猪倌捧上“猪宝盆”(图)-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