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狐尾藻助力五丰牧业治理猪场污水 成效显著

  • 点击:
  • 日期:2014-09-04 09:50
  • 来源:嘉兴在线
企业档案:嘉兴市五丰牧业有限公司,2010年1月成立,注册资金300万元人民币,牧场占地123亩,牧场生产的优质猪肉已注册“黑梅猪”商标,并在嘉兴市场热销不衰。与此同时,企业运用规模化养殖企业污染减控示范工程处理,不仅令牧场内污水变清水,其种植的狐尾藻还为多地净化河水,成为许多地方河道的净水工程建设者。
五丰牧业有限公司的主业是养殖生猪并出售猪肉,目前每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但企业负责人蔡立阳却说,不断改进治水技术、方法,提升治水效果已经占去了他5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
一个科技型牧场养猪数千头污水零排放
现场目击:在“五丰牧业”,因养殖产生的猪粪水要经过固液分离池、沼气池、生物基质池和5级湿地进行净化,其中5级湿地种着满满80亩的狐尾藻。从生物基质池开始,蔡立阳用一次性塑料杯逐一舀起池中的水,让记者肉眼观察水质变化,来自生物基质池的第一杯水乌黑并散发恶臭,但从第二级湿地开始,水质明显清澈起来,气味也逐渐变淡,到了第五级湿地,舀起的水外观已经比普通河水更干净。
这些一个接一个的水池就是“五丰牧业”净化水质的“法宝”。这家公司的生猪存栏量约为4500头,每天养殖产生的污水约为50吨。净化开始前,这些水中含cod约30000mg/l,氨氮约1500mg/l,总磷约200ppm。但这家企业一直在尝试污水减控,去年4月开始更与中科院合作,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狐尾藻,经过整个生态治理过程,最后一级湿地净化后的水中cod不到100mg/l,氨氮不到20mg/l,总磷不到2ppm,所有污染指标均大幅下降。而且产生的废水可以用于猪舍冲刷,二次利用后进入污水管网,不排入河道。
一家大规模养殖场就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科技化”过程,不仅污水零排放,而且湿地每天可生产两三吨狐尾藻,最初作为其生产的“黑梅猪”饲料,现在更开始为“五水共治”做贡献,为需要净化的河道提供狐尾藻,建设生态设施,治理污水对这家企业来说已经不再是“纯投入”,而是一条全新的创收渠道。
一种生态型治水牧场变身试验场专业技术惠及他省
现场目击:两年前,明月河还是市区著名的“黑河”、“臭河”,河面漂浮着各种垃圾,河水乌黑,鱼虾死绝,离河道两三米就能闻到河里的臭味。但现在走在这条河边已经闻不到异味,河里有计划地种植着大片狐尾藻,还有曝气设备不断为水体注氧,露出的河水干净了不少,河边还有景观绿化,甚至有人正在垂钓。
明月河是由中科院专家出具方案,“五丰牧业”参与实施的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之一,发生这样的变化,是采用分层治理与植物修复技术,使用了狐尾藻、沉水植物、基底污染源控制、生物膜接触氧化、硬质护岸生态修复,通过基底与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控制河道黑臭底泥里的氮、磷及有机污染源的释放,提升水体营养盐的植物吸收效率,逐步恢复河道生态环境。
市区明月河,新丰花家浜,大桥石龙桥港……每条都是曾经“臭名昭著”的“臭水河”,现在都已经焕然一新。今年初以来,在中科院“一河一方案”的指导下,该公司在南湖区已经完成了10公里污染河道治理。根据检测,未净化的上游水和已净化的下游水中总氮含量可下降约50%。同时,该公司已对浙江金华、上虞、海宁、嘉善及贵州、湖北、江西等地输出狐尾藻种苗350多吨。
而“五丰牧业”本身,生猪养殖数量正逐渐减量,蔡立阳作为负责人更多地将牧场作为一个“试验场”,开始模拟河道试养草鱼,还打算试种水培蔬菜,尝试进一步提升水质的方法,同时也为牧场寻找更多元的发展前景,而这位“猪老板”说起污水治理更是头头是道。
当事人录音:环境治理是相当有前景的新方向,而健康绿色食材也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市场,我们正向两大方向努力,牧场要能提供更多让消费者放心的食物,我还在筹备一家治水科技公司,打算在这方面做全新的探索尝试。——蔡立阳
原标题:从专业养猪到专业治水 “五丰牧业”的“华丽转身”
    (编辑:曦阳下)
    狐尾藻助力五丰牧业治理猪场污水 成效显著-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