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李光军:一颗恒心闯荡养猪路

  • 点击:
  • 日期:2015-08-10 15:42
  • 来源:开州日报

今年43岁的李光军是义和镇同治村1组人,在养猪行业走过了18个春秋。18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意味着在探索中不断走向成熟,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却是一段风华正茂的岁月。

李光军用自己的坚持和汗水诉说着一个男人的追求。

从小就有养猪梦

李光军因为家庭条件差,从小就跟在父母后面打下手,帮忙割草、喂猪等。初中毕业后,他一个人喂了4头大肥猪,尽管很辛苦,收入也不高,但觉得很开心,“因为当时是想摸索经验,为以后办养猪场打基础。”

“初中时,就想等自己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搞一个养猪场。”李光军说,出身社会后,因为家里条件不好没钱支持,就暂缓了办养猪场的想法。

上世纪90年代初,李光军迫于生活压力,选择到广东打工挣钱。“打了几年工 ,收入也不错,但给别人打工永远都不是一个好办法。”1997年,他再三考虑后在东莞搞起了养猪场。

东莞养猪14年掌握技术

养归养,可要想把猪养好还得掌握一定的经验和技术。早在谋划建养猪场的时候,李光军就决定不大规模投资,先试养几十头,等有了经验再扩大规模。

“养猪除了需要经验和技术外,还需要资金。”李光军说,养猪前他积蓄不多,买完猪仔后资金就短缺了。为此,他经常找亲戚朋友借钱维持运转,“印象最深的一次是10年前因为资金不够,找亲戚朋友借又没有结果,差点把我逼崩溃了,好在最后向银行贷款2万元,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随着工业逐渐发展壮大,从2004年起东莞就不怎么重视养殖业了,很多养殖户选择转行,李光军则继续坚持。“从2004年到2011年,我搬过3次,每次都是东拆西建,造成不少损失。”李光军说,在东莞养猪14年,除了掌握养猪经验和技术外,其它一无所获。

为家人回乡创业搞本行

2011年,东莞猪肉市场开始出现波动,进而影响养猪效益。因为猪肉价格一直都是起伏不定的,李光军也没有过多地担忧,还是想继续喂养下去,可计划永远都赶不上变化。

“首先是猪肉的销路出现短缺,导致原本4个月可以出栏的猪还要拖延几个月,直接增加了成本;其次是家里的老人年龄越来越大了,没人照顾。”李光军衡量一番后,选择回乡发展搞老本行。

除了这些原因,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光军的小孩不幸掉落水塘失去生命,那次事故给他很大打击。他觉得亏欠了小孩,所以决定回乡一边照顾老人小孩,一边经营养猪事业。

对于李光军返乡创业,老婆唐小莲相当支持。唐小莲说,为了养家糊口夫妻俩在外打拼十几年,虽然收入不错但失去了亲情。为了弥补,所以他们回到家乡。

帮助亲朋开办4家养猪场

李光军为人勤劳、爱思考,在东莞养猪的时候很少出现大的疫情和死亡现象,哪怕行情再怎么不好他都有盈利,这一切被同在广东打拼的亲戚看在眼里。

“他是我的一个老表,因为在外不好找工作就到我的养猪场打工,我就教他一些养猪技术。”在李光军的帮助下,老表也搞了一个养猪场。

从2007年到现在,李光军帮助亲戚朋友开办4家养猪场。“养猪本来就是一个竞争行业,你给别人提供帮助就不怕他们影响你的生意?”面对这些问题,他笑着说:“养猪这个行业需要摸索的地方还有很多,需要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探讨。”

回乡发展4年,虽然和东莞比起来各方面情况都不一样,但李光军觉得家乡的市场前景还很大,有一天能比在外面发展得更好,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段森林

    (编辑:王小虫)
    李光军:一颗恒心闯荡养猪路-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