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生猪养殖污染 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
- 点击:
- 日期:2015-09-08 09:02
- 来源:农民日报
今年3月下旬以来,全国活猪价格止跌回升,7月份上涨较快,8月份涨幅回落。截至8月份第4周,全国活猪和猪肉价格分别为每公斤18.21元和28.34元,同比分别涨23.5%和21.0%,累计上涨49.8%和33.5%。从周价来看,最近4周生猪和猪肉价格涨幅趋缓,8月第2周生猪价格涨幅由上一周2.7%回落至0.9%,第3周环比跌0.2%,第4周环比小幅涨0.5%;猪肉价格最近4周环比涨幅则由2.5%降至0.7%。
在这一轮猪价上涨过程中,南方地区领涨的特征非常明显,一些地方为治理污染而采取禁养、限养等措施,加剧了当地生猪供应偏紧的情况。笔者认为,要本着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市场供应的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治污。
南方地区猪价领涨领跌7月中上旬受东北地区外调生猪增加、本地猪源紧张的影响,罕见地出现南北猪价“倒挂”现象。7月下旬,南方地区猪价开始补涨并继续领涨全国,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等省市生猪价格破“9”,每公斤生猪价格均在18元以上,其中上海、福建、浙江、湖南、广东、海南等南方省市生猪价格破19元,福建猪价居全国之首。截至8月第1周,福建、广东、浙江和上海生猪价格分别较3月下旬猪价上涨63.3%、55.1%、58.0%和58.8%,高于全国47.9%的累计涨幅。
这些地区猪价领涨主要是因为本地生猪供应由于受“新环保法”等法规实施影响而下降,供应偏紧致猪价快速上涨。由于高猪肉价格抑制了一部分猪肉消费,从8月份第2周开始南方地区猪价最先开始下跌,福建、广东、浙江和上海月末价格分别较月初价格跌4.7%、2.4%、1.9%和4.1%。
稳妥、有序推进规模养猪场污染防治这一轮猪价上涨,福建、广东、浙江等省份上涨快、涨幅大,与环保拆迁密切相关。按照中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部署,治理生猪养殖污染,既要积极稳妥推进,也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不搞运动式拆迁,更不能简单地一关了之。要本着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市场供应的原则,想办法,给出路。对于搬迁养猪户应给予政策优惠和信贷资金扶持;对于购置粪污处理设备等的养殖场户,政府也应给予补贴等,帮助养殖户分担部分成本,同时要加强技术指导。
朱增勇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 2018-03-27不“一刀切”!山东疏堵结合,化解畜禽养殖污染
- 2018-01-18广州:开展新一轮畜禽养殖污染整治,2019年底前完成非禁养区
- 2018-01-10广东第二环保督察组批揭阳市畜禽养殖污染严重,至今未制定畜禽养
- 2017-12-12福建武平县探索生猪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新路径
- 2017-08-21河南南阳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拆迁关闭262家养殖场
- 2017-08-04环保督查整改进行时:四川眉山彭山区铁腕治理畜禽养殖污染
- 2017-07-31养殖污染之“痛”如何治:生猪禁养、建污水处理厂
- 2017-06-26福州引进无人机整治生猪养殖污染
- 2017-06-01漳平市生猪整治行动势如破竹 半月削减生猪8.99万头
- 2017-05-12福建龙岩各地强力整治生猪养殖污染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