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健康养殖 提升畜产品国际竞争力(3)
- 点击:
- 日期:2011-06-08 19:03
- 来源:新华网
一方面,由于违背自然规律,人为地或过分地用改善饲养配方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打乱动物自然生长规律,是导致禽畜疫情大规模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牛原本以食草为生,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将工业化生产过程用于饲养动物直接导致了家养牲畜种类单一化和出现变异。如疯牛病就是因采用病死羊的尸体加工制作肉骨粉,作为蛋白质添加剂来饲喂牛这种原本只吃草不吃肉的反刍动物而引发的。由于痒病的病原—朊病毒对高温的抵抗特别强,肉骨粉加工温度不能将其杀灭,朊病毒就通过这种浓缩饲料进入了食物链,牛长期、持续地接触朊病毒,导致这种病原在牛体内适应后越过了羊牛“种间屏障”,并感染了牛,从而导致疯牛病的发生。同样,人类大量食用感染疯牛病的牛肉,疯牛病的病原也越过了牛人“种间屏障”,导致疯牛病的病原传染给了人,产生人的新型克-雅氏病,成为21世纪人类最可怕的瘟疫。
另一方面,为了节省宝贵的土地,缩短畜禽的饲养周期,采用了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目前,养殖场里动物密度太高,养鸡动辄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传统的天然放牧被工厂式的集中圈养所代替。在空间有限的饲养棚内,人们用工业化手段控制禽畜生长环境温度、湿度等。然而,传染性疾病在高度集约化生产的饲养棚中传染性极大。成百上千头牲畜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一旦出现瘟疫,传染的可能性比传统天然放牧高出几十倍。在这种饲养管理条件下,动物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降低了抗病能力。另外,为了预防疾病而无限制地用药,导致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越来越差,所需的药量越来越大,病毒突变加快。一旦在某个饲养环节出现问题或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等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时,受害的不仅是成千上万的禽畜,同时也会引发食品安全危机,进而威胁到人类生命健康安全。
因此,在世界日益重视可持续畜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要吸取发达国家暴发严重动物疫病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刻教训,尊重自然规律,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以保证我国畜牧业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增强我国动物性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争能力。
3.2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生物安全体系是为保证畜禽等动物健康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疫病综合防范措施,是较经济、有效的疫病控制手段。当前,在我国的养殖业中必须强调树立“生物安全”观念,从根本上减少和依赖用药物来防治动物疫病。
生物安全措施包括:①采用“全进全出”制,以方便的对畜禽舍进行彻底的清洗,减少由于细菌或病毒的遗留所造成的疾病传播。②严格限制人员、动物和运输工具的流动和进入养殖场,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③对鼠和猫等动物的控制将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④对发病和死亡的畜禽,应进行严格的处理,防止疫病扩散;对引进的畜禽要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不将患病或隐性感染的畜禽引入场内。⑤定期进行疾病的检测和日常的消毒工作。大中型的养殖企业应该建立疾病诊断试验室,以及时了解畜禽的疫情动态。⑥饲养环境质量监测。
在推行生物安全措施的过程中,首先要改变传统的“先病后防”、“重治不重防”的错误观念,树立“无病先防”、“环境、饲养、管理都是防疫”的正确防疫理念。要让养殖业主清醒认识到一旦发生疾病,不但造成畜禽死亡,增加成本,而且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其次,要改变把疫病防治片面地理解成简单的喂药治病、免疫接种、疫病监测行为的狭隘的疫病防治观。应该认识到动物疫病是养殖技术水平的综合体现,动物疫病的控制必须从动物的种源安全,饲养条件、管理水平和防疫规则等环节采取综合措施,真正将预防高于一切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天的工作中去。
由于生物安全体系涵盖了从建场选址到畜禽舍建筑、防疫消毒制度、饲养管理配套技术乃至废弃物粪便无害化处理等畜禽饲养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因此,它既是畜禽疾病的预防体系又是保证最大限度发挥畜禽生产性能的生产管理体系。在有效地控制(净化)畜禽疫病,提供优质安全无公害畜禽产品的同时,避免了疾病对饲养环境的威胁和破坏,实现了对饲养环境的保护。
3.3建立健康养殖体系
从营养、卫生、环境等方面,通过科学的饲养与管理来提高动物自身的健康水平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从而达到不使用或少使用抗生素等非营养性促生长剂的目的,关键是要建立健康养殖体系。其中包括:
3.3.1无公害日粮营养体系
日粮营养是畜牧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在畜牧生产中首先要为动物提供优质、安全的全价日粮。采用安全日粮与科学的饲养策略是减少动物发病和降低药物残留的重要手段。目前动物营养学家和生产者正积极采取措施,探索绿色、环保型养殖的新方法,期望通过提高日粮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和限制某些不利成分的添加和利用,来降低污染和残留,提高动物产品的安全质量,这种日粮被称为“生态型日粮”。
同时,生产实践表明,应用一些绿色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进行营养调控,可以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替代铜、锌和砷及部分抗生素,降低产品中重金属与抗生素的残留。如利用有机微量元素(螯合物、小肽类)亦可以降低铜、锌等重金属元素残留与排放量;利用酶制剂(植酸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可以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破坏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促进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从而减少粪尿中氮、磷等物质的排泄量;利用天然提取物和有机畜产品改良剂(大蒜素、大豆异黄酮、中草药提取物等),能够改善机体代谢、促进生产发育、提高免疫力,增加疾病抵抗力,而且无毒副作用,是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
3.3.2无污染饲养管理体系
为了减少饲用抗生素药物的用量,除提供优越的饲养环境、严格执行常规饲养管理规范外,要特别重视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检测和迅速治疗工作。在饲养中为了减缓疾病的传播,要按动物的日龄分批次、分阶段、分群、分舍饲养,减少不同日龄动物之间的接触,避免疾病由大动物传染给幼小动物或相互感染。
(编辑:admin)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相关阅读:
- 2019-09-16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净化工作,广东开展“动物疫病净化示范
- 2019-05-31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试点养殖场
- 2019-03-11云浮颁布粤首部畜禽养殖污染地方性法规 禁养区养殖畜禽最高罚1
- 2019-03-07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不能“一刀切”
- 2019-02-27黑龙江省将建高标准畜禽生产基地 着力推进生猪产业提档升级
- 2019-02-25牧草养猪 环保增收——博白农牧循环生态养殖探访
- 2019-02-20脱贫致富|养殖合作社:藏香猪巧变“金猪”
- 2019-02-182019养殖排行榜!养牛第一,养羊第三,养猪的排第几?
- 2019-02-14划重点!茂名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公布,5月1日起施行
- 2019-01-21我国又有8家养殖场获评“国际动物福利示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