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看调控奏效 但猪市仍“供大于求”
- 点击:
- 日期:2014-05-20 10:00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这一轮猪周期下跌时间之长,低谷价格之低肯定是不正常的,就像这些养殖户遭遇的情况那样,生猪的价格已经严重地背离了它的价值。”沈广告诉记者造成这种现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产大于销、供过于求。”
沈广告诉记者,按照国家农业部的长期规划,到2020年,全国出栏的生猪数量要达到7亿头,而按照我们目前的产量来看,我们已经提前6年完成了这个目标,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
“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除了国内养殖规模的急剧扩张以及养殖技术的提高,还有就是国家的进口猪肉数量近几年的急剧增加。而与过热的生猪养殖产业比起来,大众对猪肉的消费需求却持续低迷,诸多原因促成了此次肉价异常波动的发生。”沈广说。
“‘猪周期’是很正常的市场价格波动现象,但由于猪肉和牛羊肉比起来属于必需品,如果价格大幅波动势必会造成‘猪贱伤农’现象的发生。为了保护养殖户的利益,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曾经制定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将猪肉和粮食价格的固定比例作为养猪是否能盈利的参考,划分了蓝、黄、红三种颜色的预警区域,进入红色预警区域就会启动猪肉收储制度,提高猪肉收购价格,保障养殖户的利益;而在价高的时候,通过实施补贴、投放储备肉等措施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沈广说。
今年3月,由于生猪价格连续14周下降,发改委首次启动了冻猪肉收储,随着收储工作的开展,5月初,生猪出栏价格迎来了首轮增长。4月3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还是10.7元/公斤,5月10日,这个均价已经涨到了近13元/公斤,10天内涨幅高达21.5%。这让不少养殖户欣喜不已。
5月8日,商务部会同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2014年第二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的电子竞价采购工作,收储库点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20个地区。
虽然国家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但很多人担心,随着猪瘟频频暴发,“猪周期”内价格涨跌幅度可能还会更大。对此,沈广表示,“虽然5月初期肉价暴涨,但是从市场整体的情况来看,供大于求的基本情况并未发生改变。一段时间内价格会逐渐企稳,出现之前那种暴跌的情况不大可能了。”
原标题:调控奏效 但猪市仍“供大于求”
- 2019-05-16肝素行业:猪周期催化的另一个投资机会?
- 2018-02-23【另类大数据】大数据养猪能否跳出“猪周期”?
- 2018-02-24“猪”事不顺,到底是谁惹的祸?
- 2016-06-26好!这项补贴每个养殖户都能享受!
- 2016-05-23昌图发力畜牧业监测预警 助养殖户规避市场风险
- 2015-12-21加工创新可调整肉类供需失衡
- 2015-08-21三问养殖户,你对行业了解多少?
- 2015-08-17读懂“养猪经济学”:看清母猪发出的信号
- 2015-04-23特种养殖户喜获“网销”第一桶金
- 2015-04-23助生猪养殖户走出低谷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