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累计逾期债务达8.85亿元,傲农生物为生猪养殖行业敲响了警钟!放弃“内卷思维”,给扩产按下停止键......

  • 点击:
  • 日期:2024-01-15 09:02
  • 来源:养猪信息网

继正邦之后,傲农生物深陷债务逾期风波。2024年,养猪企业如何求生?

 

逆市扩张埋祸根 

傲农生物累计债务逾期达8.85亿元

 

1月8日晚,傲农生物公告,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3.66 亿元。

 

仅仅过去3天,1月11日晚间,傲农生物再次发布公告,称由于流动资金紧张,导致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出现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情形。

 

截至2024年1月9日,公司在金融机构新增逾期的债务本息合计约5.33亿元。公司在银行、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累计逾期债务本息合计约8.85亿元(扣除已偿还部分),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5.36%。

 

“债务逾期事项将会导致公司融资能力下降,公司将面临支付相关逾期利息等情况,进而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加剧公司资金紧张状况,对部分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公司存在因债务逾期面临诉讼仲裁、银行账户被冻结等风险,可能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傲农生物称,公司将积极与相关债权人协商,妥善解决上述债务问题。

 

上市公司走到今日地步,究其原因还在于在上一轮行业景气周期中的大幅扩张。

 

上一轮猪周期以来,傲农生物的生产性生物资产(能繁母猪为主)便由2018年底的不足1亿元,增加至2022年末的11.1亿元,增长超过10倍

 

  

产能扩大的同时,公司出栏量同步放大。历史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期间,该公司生猪销量分别为65.94万头、134.63万头、324.59万头和518.93万头。

 

以上扩张,伴随着上市公司负债规模的同步扩大。

  

2019年,傲农生物负债合计36亿元出头,而到2022年末时其合计负债已经增加至152亿元,彼时公司资产负债率便已经超过80%。

 

  

进入2023年后,生猪价格更是长期运行在成本线以下,养殖类企业整体偿债能力进一步下降。

  

根据Wind数据统计可知,2022年末,26家生猪行业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60.46%,到2023年三季度时再次上升62.3%附近,同期傲农生物负债率由81.6%升至89.4%。

  

际上,目前生猪养殖企业存在债务风险的,并不是只有已经暴露出的*ST正邦和傲农生物。

 

截至去年9月末,天邦食品资产负债率也超过了87%,仅次于上述两家公司,其余同业公司负债率则整体保持在75%以下。

 

疫病、产能去化缓慢加大压力

傲农生物为生猪养殖行业敲响了警钟。此外,进入冬季,生猪疫病影响又推高了养殖成本。

 

1月11日,养猪行业龙头牧原股份在投资人调研活动中称,其2023年12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升到了15.3 元/kg,而2023年前三季度,牧原平均养殖成本下调到了14.5元/kg。

 

2023年三季度后,牧原一度称,“随着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逐步发力,公司有信心实现养殖成本进一步下降,争取明年降至14元/kg以下。”

 

而冬季疫情又对养殖成本带来影响。对于12月份养殖成本的上升,牧原解释称,是冬季疫病造成的生产成绩波动以及防控疫病的投入有所增加。

 

牧原称,目前疫病对猪群的影响已趋于平稳,公司会持续做好疫病防控。未来随着公司猪群健康水平的提升,各项生产指标也会逐步提升。

 

疫病防控是生猪养殖行业成本控制的核心因素,除了牧原,其他养殖企业同样也受疫病影响。

 

新希望此前也称,2023年生猪疫病对北方影响比较大,爆发的时间也比去年早,散户和一般规模场受影响程度稍大于集团场。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告诉界面新闻,疫病对养殖企业生产成本的影响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疫病导致的直接影响,例如仔猪成活率下降、母猪配种率下降、生猪死亡损失等,导致摊销成本提升;另外一方面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的软硬件环境升级带动的成本上涨和劳动力成本提升,即防疫成本提升。

 

降成本是养殖企业穿越下行周期的法宝之一,而此次疫病无疑又加重了养殖企业的负担。

 

不仅如此,公开数据显示,2023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20.020, 0.30, 1.52%)、新希望三家头部上市猪企生猪出栏量6381.6万头、2626.22万头、1768.24万头,合计过亿,再创新高。

 

在行业经历长时间亏损、企业力保现金流的当下,部分规模企业主动去化已是刻不容缓,但行业产能不降反增。布瑞克农产品(6.320, 0.01, 0.16%)集购网高级分析师告诉徐洪志分析称,本轮去产能幅度至少应在10%左右,供需才能基本平衡,但截至年底产能去化只有5%。

 

此外据农业农村部预测,2023年,生猪行业整体出栏量将超过7万头,或将再刷历史记录。

 

于此同时,生猪价格下滑的状况也越演越烈。2023年,生猪价格都基本保持偏低水平运行。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生猪出栏均价15.03元/公斤,比2022年下跌了3.77元/公斤,跌幅20.05%。尤其是2023年四季度,生猪价格进一步下跌到14.68元/公斤,同比下跌36.63%

 

因此,对于养猪企业而言,2023年又是一个亏损年。

 

 

稳现金流成关键词

 

徐洪志表示,2024年对价格高点和价格上行时间都不能抱有太乐观预测。

 

香颂资本沈萌对界面记者分析称,目前猪周期持续低迷,对于猪企的现金流极为不利,而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出猪肉价格有任何回升的迹象。这是非常现实的市场供需失衡对企业产能扩张缺少前瞻性的教训。

 

“2024年大多数企业的现金流都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徐宏志说,为确保资金链不断裂,企业应当采取审慎的发展战略和资金管理措施。主要是,不去赌市场,尤其是不要因看好后市而进一步举债;客观评估自身的养殖成本和降本增效潜力,如果短期内不能降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下,应该主动去产能;放弃内卷思维,不要指望熬死同行后自己去收获利润。

 

徐洪志称,傲农债务逾期是正邦科技倒下案例的重演。一方面当然会让全行业更加关注资金链管理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也反思过去几年中高速扩张战略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行业也在通过这种方式被动去产能。现在规模企业普遍有观望心态,认为行情回暖已经为期不远,不愿意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壮士断腕。这种心态下,去产能仍然是缓慢的,可能还会有更多头部企业被迫出局。”徐洪志说。

 

朱增勇也指出,猪价下行周期,快速扩张、成本过高的企业遭遇资金链问题,养殖企业应吸取教训,猪价下行周期所谓的内卷就是会淘汰一批成本竞争力差的产业主体。

 

朱增勇说,未来,生猪养殖业首先要理性、科学的分析未来产业和市场发展趋势,理性看待猪周期以及猪价波动,避免被市场红利影响做出非理性研判;其次要理性科学规划发展战略,不能存在急功近利和投机情绪,猪价上行周期扩大规模,在猪价高峰已过时就应该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稳量提质,同时做好科学的补栏、出栏计划,及时出栏,保障生产经营资金的稳定性;此外还要加强研发投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科技含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利用金融工具以及适度扩展产业链,降低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企业生产稳定性的影响。

 

产能去化缓慢,叠加疫病再次推高成本,养猪企业普遍的2024年的债务风险将如何?对此沈萌表示,一方面猪企普遍债务沉重,另一方面是猪企的生物性资产不利于拓展更丰富的融资渠道。不过,猪企债务风险的外溢性并不显著,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有限。

 

徐洪志也称,高负债率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金融风险,但问题也没那么严重。因为养殖企业的分化非常严重,作为TOP2的牧原和温氏,其资产负债率还是比较理想的,2023年3季度末都是60%左右。特别是牧原成本控制是业内最强的,现金成本只有13.5元/公斤,就算不赚钱,保证自己不崩盘还是没有问题的。其他的头部企业体量没那么大,虽然负债率偏高,但短期借款占比普遍比较低,资金储备也在正常水平以上。

 

“就算出现最坏情况,参考正邦科技的案例,大概率也会有人接盘。规模猪企的猪舍、设备和猪群等都是可以抄底的优质资产,地方政府出于稳产保供的考虑,也会给予一定扶持。所以形成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并不大。”徐洪志称。

 

不过,朱增勇认为问题没那么简单。他称,如果企业对后期研判失误或者过于乐观,仍然继续扩张产能,会导致生猪产能去化缓慢,猪价下行周期延长,导致更多企业出现负债率加大。生猪养殖已经回归到微利时代,养殖企业产能有天花板,不能为市场份额无限制发展,要给扩产按下停止键。

来源: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新闻等

编辑:毛洪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编辑:毛洪)
    累计逾期债务达8.85亿元,傲农生物为生猪养殖行业敲响了警钟!放弃“内卷思维”,给扩产按下停止键......-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