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跌破10元/公斤?!各分析师:不太可能,但要注意这个…
- 点击:
- 日期:2020-10-14 09:44
- 来源:新京报
十一长假刚过,猪企上市公司陆续披露9月生猪销售数据,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等生猪价格纷纷环比下降6至7个百分点。事实上,进入10月后,猪价下滑态势仍未止步,曾在二级市场一路高歌的猪肉股也面临着“不香”处境。东方财富数据显示,猪肉概念指数在9月下滑约17.2%,期间,正邦科技、牧原股份、新希望等热门猪肉股股价下跌约2至3成。10月9日,尽管A股于国庆小长假后迎来开门红,猪肉概念指数也仅微增1.93%。10月12日,伴随A股全线走高,猪肉概念指数较9月30日才升高4.35%。
业内专家表示,长期来看,猪价虽将步入下行趋势,但不太可能跌破10元/公斤。而在各家猪企加速扩张的背景下,行业可能经历产能过剩阶段,但过剩时间可通过宏观调控及企业理性自控缩短。
猪价持续下滑
步入10月,猪企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0年9月生猪销售数据,生猪价格多现下降态势。其中,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34.38元/公斤,环比下降7.11%;正邦科技商品猪销售均价34.29元/公斤,环比下降5.53%;新希望六和商品猪销售均价33.14元/公斤,环比下降6%;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32.12元/公斤,环比下降6.82%。
宏观来看,据农业农村部数据,9月21日-9月25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43.22元/公斤,较8月31日-9月4日下滑8.35%。就批发价而言,2020年第39周(9月17日―9月24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周平均值已连续下滑4周至47.16元/公斤,较第35周下滑2.52%。
国庆节后,猪肉价格仍在回落。据商务部官网,10月1日-8日,猪肉价格较节前一周下降1%。而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10月1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均价已跌至43.96元/公斤,较前一日下降1.3%。
猪价不太可能跌破10元/公斤
在猪肉价格下滑之际,市场上出现了多种预判猪价的声音。其中,唐人神董事长陶一山对媒体表示,“早已有圈内养猪大户预测,到2022年,国内肉价将跌到10元(每斤),我更悲观,届时肉价跌到4元-5元(每斤),都是完全可能的。”但在9月11日举办的2020年湖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中,唐人神董事会秘书孙双胜称,“猪价跌破10元/公斤”等言论并不代表唐人神对养猪行业的完整看法。
新希望总裁张明贵也表示,目前行业的普遍养猪成本都超过了20元/公斤,猪价一旦跌破20元/公斤,甚至跌破大部分养殖成本线,就会产生反弹,不可能持续下跌。
业内分析师冯永辉认为,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要结合未来疫情发展形势来理解,如果疫情很快平稳,价格可能会出现下滑,如果疫情有所反复,那么价格就有可能在高位保持一段时间。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指出,其实陶一山想要表达的猪肉价格应该是指生猪价格,与大家买到的猪肉价格存在一定差价的。尽管如此,跌到10元/公斤的说法并不符合市场规律。按常理来说,生猪正常成本价在15元/公斤左右,当价格不断下跌到亏损状态时,没有养殖户会选择越亏越养。
“但猪价也不太可能一直维持在20元/公斤以上”,朱增勇表示,只要养殖能保证收益,养殖户就会在收益的刺激下扩大出栏,但当产能恢复到常态水平时,猪价将会降至其成本线附近。“只是在当前还没有疫苗的背景下,整体扩产速度可能会受非洲猪瘟等外部冲击因素的影响,价格回落的时间长短可能会发生变化。”
产能过剩不可避免但不会长久
华创分析师董广阳在研报中指出,本轮猪周期最大的不同是养殖规模化程度的加速提升,规模养殖场在土地、资金、种源、疫病防控、管理水平等层面占据全方位优势,扩张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事实上,即便猪价回落,各大猪企也仍未停止扩张步伐。9月13日,牧原股份发布公告称,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00亿元,用于生猪养殖项目、生猪屠宰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9月14日,正邦科技披露,4家全资子公司拟合计出资7.61亿元新设13家下属养殖公司,以扩大主营业务。
陶一山在悲观预测猪价时也曾提及产能过剩隐忧。“中国各大养猪企业已发布的在建或将建的养猪项目规模将达20亿头,而中国猪肉消费量仅6.5亿头,未来生猪行业会出现产能过剩。”
对此,朱增勇表示,任何农产品的价格周期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产能过剩的环节。但陶一山所述的20亿头产能规模的预计是一个抛开供需关系和市场波动的,过于理论化的纸上数据。实际上,养猪企业都会制定出栏目标,而除少数企业外,大部分企业很难完全实现阶段性目标。一是出栏进展会受市场波动影响而发生调整,二是我国生猪存栏超过常态化存栏量后,猪价将会逐渐接近成本价格,养殖户会根据市场机制去调节产量。
冯永辉同样认为,按照当下规模企业的扩张速度,产能过剩不是没有可能,而产能过剩随即带给行业的影响是亏损和加速行业洗牌。广发证券分析师王乾等人在研报中指出,在周期逻辑逐步弱化的背景下,成本控制将是企业长期竞争要素。行业关注点将更聚焦于成本控制、产能增速等变量,企业之间分化将加大。
朱增勇表示,虽然产能过剩是必经之路,但通过及时预警,理性的养殖户能够及时调节生产安排,加上合理的政策和市场调控,能缩短产能过剩维持的时间。其中,当出现供给过剩的情况,大规模企业就会对性能差的种猪进行适当的淘汰,从而调节上游仔猪的供给。此外,虽然很多企业都在拿地建场,但并不会马上投产,更多还是从投资角度,为未来发展战略做储备,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先占到地,有备无患。
来源:新京报
原标题:猪价持续下滑,行业面临产能过剩隐忧
- 2022-09-06发改委又有大动作?!猪价要降温了吗?
- 2022-09-05涨势明显!本周猪价涨约5%,但专家表示后市上涨空间不会太大
- 2022-08-30【今日猪价】2022.8.29 猪价涨幅扩大,引发改委注意
- 2022-08-30抛储对猪价影响不大,不排除将涨到25-26元/公斤甚至更高?
- 2022-08-29高温缺水缺料又限电,养殖户看好后市猪价却不敢补栏?
- 2022-08-30【正典生物特约-今日猪价】2022.8.25 全国猪价大面积
- 2022-08-25猪价上涨,神农集团欲把猪从云南养到广东,十年内生猪产能破千万
- 2022-08-24干旱威胁袭来,或影响下半年生猪供应,猪价有望再次迎来一波上涨
- 2022-08-234298.1万头!7月能繁母猪存栏仍在增长?!8月猪价可能在
- 2022-08-22补栏迎旺季,7月猪料产量环比增长4%!猪价环比上涨25.6%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 |
|
|
发表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