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网首页 行情 - 财经 - 猪价 - 人才 - 招聘 - 求职 - 社区 - 协会 - 电子杂志 - 技术 - 猪病 - 商城 - 视频 - 访谈 - 人物 - 专题 - 图库 - 博览会 - 兽药GSP - 公告

王守伟:“猪周期”说明我国肉类产业还不成熟

  • 点击:
  • 日期:2016-08-11 08:57
  •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

  王守伟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11日讯 舌尖上的安全,关乎着每个人的生活。国家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更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将食品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对此,北京市食品科学研究演院长、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伟在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表示,提升为战略高度的食品安全,彰显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但后续仍需要具体细化方案。他还表示,食品安全即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西方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保障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成为国家战略的食品安全仍待后续细则

  据悉,《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这是中国第一次将食品安全战略提到五年规划中。

  对此,王守伟表示,实施国家食品安全战略,是政府对从国家层面对食品安全给与重视的重要举措。在早些时候做“中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战略研究”时,中国工程院征求了庞国芳、孙宝国等30多位院士和多名专家的意见,后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才提出将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对于战略本身,王守伟认为,其中应包含环境、食品科研、标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公民食安科普教育等多方面内容。从目前情况来看,仍需要后续的细则或方案出台。

  食安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

  王守伟认为,相关食品安全法律的相继出台与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产业技术装备的改造升级,我国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进步同样有目共睹。但在经历了30年的快速发展后,我国也正处于食品安全问题叠加的集中爆发期。

  而早在今年2月举办的“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年会暨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恳谈会”,王守伟曾表示,食品安全既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抛开历史谈现实食品安全,叫无本之源。

  王守伟表示,二十世纪后,我国的化学农药大力发展,在提高种养殖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滥用的污染。而对比西方国家的发展历史,上述问题,西方国家也同样经历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背景下,过去西方发达国家经历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在面对时是可以借鉴的。

  他还表示,就我国的现阶段情况来看,通过政府的大力监管包括农兽药残留、制假售假等问题将会得到有效遏制,相对来讲食源性疾病和环境污染带来的问题,则需要长期应对。但他也强调,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发展趋势向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相关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局面的逐渐形成,对于中国食品安全水平与国际同步很有信心。

  猪周期”说明我国肉类产业还不成熟

  对于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王守伟认为主要的问题在产品方面,在于巨大的消费需求和落后的产品之间的矛盾。以肉类产业为例,我们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同步,但在产业结构上仍处于落后地位。具体表现在,装备水平有差距、实验室转化率不足、产品缺乏创新等方面,这些都导致了我们肉类产品与高涨的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

  此外,公众关心的“猪周期”的反复出现,王守伟认为这说明我国的肉类产业还很不成熟。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肉类养殖仍以散养为主,集约化程度低,随之而来的是养殖效率的低下。加之市场消费量庞大,散户很难对市场趋势、价格走势做出准确判断。此外,整体经济走势,以及粮食价格、饲料价格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猪肉价格的走势。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盼盼)
    王守伟:“猪周期”说明我国肉类产业还不成熟-分享到手机扫一扫分享到手机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查看所有评论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点击更换验证图片
    新闻排行